随着中国敦煌学长足进步和繁荣发展,中国学者已经不再耿耿于怀于“敦煌学在外国”说法,而是愿意张开双臂,欢迎全世界学者都来从事敦煌学研究。
敦煌学未来
敦煌学已经取得举世瞩目成就,但敦煌学还要继续发展。如何在过去百多年发展基础上,进步加强学科体系建设,向广度和深度拓展呢?这是近些年来经常思考问题。
第,百年来敦煌文献和敦煌石窟研究,已经为国古代历史、经济、政治、科技、文化、中外交流等方面研究提供大量珍贵资料,丰富和更新许多关于古代社会历史认识。但敦煌文献和敦煌石窟研究还远未开发完,还有很多未知领域需要去探索。今后方面需要继续从不同单学科微观层面挖掘资料及其内涵,另方面需要从宏观层面整合诸多学科力量进行交叉学科研究,从多学科角度深入揭示敦煌文献和敦煌石窟价值和意义。
要深入拓展对敦煌石窟以及丝绸之路沿线石窟和文化遗产在艺术史方面研究。以敦煌石窟为代表中华优秀传统艺术,反映历代无名艺术家创造奇迹,这些令无数观众感动艺术在以前艺术史里却很少提及。因此,对敦煌和丝绸之路沿线文化遗产艺术史研究,必将成为中国艺术史突破口。
要在以往历史学、考古学研究基础上加强对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尤其是加强中国西部古代民族文化研究,中亚、西亚及南亚古代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化交流历史研究。古代于阗文、吐火罗文、粟特文、回鹘文、梵文、西夏文等民族文字研究被称为“冷门”和“绝学”,但这些冷门和绝学学科往往可以为们认识古代历史打开新窗口,成为中国古代史、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突破点。可是,目前们国内懂得这些语言文字专家并不多,必须要加强与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合作。
第二,敦煌学研究要进步挖掘利用敦煌文化遗产资源,以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助力“带路”倡议推广。
敦煌文化遗产,是两千多年来印度文明、希腊文明、波斯文明、中亚文明等世界几大文明通过丝绸之路与中华文明交流、汇聚结晶,体现丝绸之路沿线许多国家共有历史文化传统。加强敦煌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可以架设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与合作桥梁,促进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
敦煌文化遗产,是“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丝绸之路精神”成功典范。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