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僭伪承担责任人中,宋齐愈是最倒霉。当金军逼迫众人选举张邦昌,而大臣们扭扭捏捏不肯第个说出名字时,宋齐愈为避免僵局,向王时雍打听出张邦昌名字,第个签名。就是这次冲动之举要他命。
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七月初三宋齐愈被罢职。宋齐愈留手,将当初另位*员李会写劝进草稿藏起来。他以为自己罪不至死,想靠检举立功,将草稿捅出来。但审判他人却与李会勾结起来,将其判死。
即便这样,宋齐愈还可以不死,因为判案法寺(大理寺)认定,他虽然该杀,可恰逢高宗皇帝大赦,不需要执行死刑。不想事情捅到皇帝那儿,皇帝说句:“如果张邦昌(在宋齐愈帮助下)真成皇帝,又置朕于何地?”法寺立刻明白皇帝意图,杀掉宋齐愈。[12]
在宋徽宗所有妃子中,只有韦妃人回到南方。宋金议和时,作为高宗亲生母亲,韦妃也成议和筹码之。和议完成后,绍兴十二年(公元1142年)四月,韦妃带着宋徽宗棺材踏上归乡之路。她在南宋又活十七年才去世,那时已经八十高寿。[13]在官方记录里她成贤后化身,但在民间,却传说她在金国已经失节。[14]
民间和官方认知差异,也不能全怪民间恶毒。事实上,南宋时期建立“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观念,就和靖康之耻有关。
靖康时期,金人俘虏那多年轻女人,几乎包括整个徽宗家族。按照汉人观念,这些女人都被不纯洁血统玷污。从这时开始,道学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道学家们意识到必须进行更大力度灌输,提倡以后妇女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必须全力抵抗,直至死亡。
道学家灌输又反作用于靖康时期被掳女性们,人们带着新观念回头再看,更加认为她们被抓走是耻辱,而韦妃不幸也在这个群体之中。
靖康之耻之所以给道学统天下时机,还有另个原因。在此之前,北宋是个讲究实际朝代,皇帝对大臣并没有过分强调忠贞,只要求大臣在能力上能够胜任。时间实学盛行,人们普遍不重视空虚泛泛之谈,而是对政治学、工程学、经济学更加看重。
但靖康年间,发生这重大变故,却很少有大臣表现出忠心,反而有很多人配合金军将皇帝送走,这件事深深地刺激宋朝朝野。
从此之后,整个社会气氛加大道德观念灌输,要求人们重新树立忠于朝廷价值观,道学抓住这个机会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