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问,即使你如愿当上教授,能成为文史哲方面学问大师吗?”
“那正是想实现理想。”
“醒醒吧,亲爱!最后问直中靶心吧?你问题正在这里,别以为看书比你少,思想比你浅,那是十二年以前!时隔十二年后,你应对为夫刮目相看。有你那种想法,看书有个大缺点,就是只知头往里钻,不知停住想想,‘学而不思则罔’。看书没你们那重功利心,不是为成为什人物而看,所以钻得进去,也容易出得来。出来得容易,就有新思想。中国文史哲研究领域,二三十年代确实出不少优秀人物,却也就是优秀而已。当时,人家从不自诩为什大师,相互间也不好意思那奉承,避俗。现在,为什大师称谓这流行呢?因为现在这个时代太俗啊!还因为,当年他们做学问,资料十分稀缺,拥有资料便能造就学问!今后不是那样时代,不再战乱不息,图书馆多,研究资料空前丰富,文史哲研究领域空白也少多啊!你往故纸堆里钻吧!边钻边左瞧瞧右看看,哪儿都留下别人梳理过耙痕,你还不肯断当大师想头吗?即使你发现处空白,自己细细地耙遍,耙出点儿眉目,得出种较新观点,那又如何?就真不起?真当得起大师二字?那跟自陶醉互相陶醉有什两样?们把从前某些人物尊称为大师,是敬意使然。时局动荡不安,生存环境险恶,资料难寻,国故流散,还要担起整理和重评使命,当然可敬。可今昔全然不同,都有人向推销电脑啦!电脑旦普及,般资料点击即出,所谓学问可不就你中有,中有你?再加上这多本科
是!正因为这样,他们才能在经历重大生活变故后,如既往那黏乎。别小瞧这种黏乎劲儿,觉得,它可是关乎人生终极幸福最主要因素!”
“你什时候也成爱情至上主义者?简直后来居上啊!”周蓉忍不住笑。
“别笑。不错,你曾度才华横溢似。说‘似’,是指……”蔡晓光脸严肃。
周蓉打断道:“不是似,事实如此。并非度仅仅是花瓶而已。”
蔡晓光辩论似问:“那,请回答,你具有超乎寻常科学头脑吗?”
“说事就说事,干吗讽刺?”
“不是讽刺,是循循善诱,请回答。”
“当然不是啦!”她脸红。
“你有定文艺细胞,但你能在文艺方面硕果累累吗?”
“都这把年纪,你又讽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