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世纪90年代全球发生系列重大政治和社会事件后,21世纪初又发生“9·11”事件和全球范围经济危机,拉美少数知识分子在进行反思。在反思过程中,罗贝托·波拉尼奥超越简单意识形态思维方式,从人性表现和变化观察社会问题,因而有《2666》问世。他在书中流露出来种“淡淡哀愁”,因为他看不见解决人性恶膨胀出路。其实,从中国古人关于“人性善”还是“人性恶”争论中,可以看出只要人类存在,这个“为己”还是“为他”矛盾就会永远存在。问题在于,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价值观甚嚣尘上时候,人类应该有所警惕和找出应对措施,努力避免人类自相残杀和毁灭。或许这就是《2666》创作初衷吧。
赵德明
2011年7月18日于青岛大学外院西班牙语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