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带有种拉丁式准确与透彻,并因此与令人恐慌惊骇格格不入。
可惜是,贝克福特对东方执着仅属独秀枝。其他作者大多更贴近哥特文学传统与欧洲生活,满足于忠实地追随沃波尔步伐。在这些多如牛毛恐怖作家之中,值得提应属乌托邦理论经济学家威廉·戈德温,作品《凯莱布·威廉姆斯》(CalebWilliams,1794)是部著名纪实小说,不过其续集《圣莱昂》(St.Leon,1799)则是不折不扣怪奇作品。剧情——围绕着虚构秘密结社“玫瑰十字会”(29)炼制永生药剂——展开甚是精妙,为此营造气氛也相当逼真。玫瑰十字会在文坛流行与公众对魔术兴趣大抵起源于江湖骗子卡廖斯特罗(30)种种把戏,结合法兰西斯·巴瑞特《众法师》(TheMagus,1801)——篇关于神秘学原理与仪式、简短却值得读论述,直至1896年时仍有再版版本在市面流通——在鲍沃尔—利顿诸多作品与其他晚期哥特小说,特别是拖延至19世纪中后期哥特文学那几近销声匿迹尾声里占有具足轻重地位——从乔治·W.M.雷诺兹作品《浮士德与恶魔》(FaustandtheDemon)与《狼人瓦格纳》(Wagner,theWehr-wolf)中便可见端倪。至于《凯莱布·威廉姆斯》,它虽然并非超自然故事,但文中种种恐惧还是着实令人信服。这部作品讲述位仆人因发觉主人隐瞒谋杀之罪而遭其迫害,作品中种种创新与高超技法时至今日仍有新意,改编戏剧《铁箱》(TheIronChest)也获得与小说旗鼓相当成功。不过戈德温在思想上太过拘泥于现实,作品中也不乏说教之词,所以无法创作出真正怪奇佳作。
相比之下,他女儿,诗人雪莱妻子玛丽·雪莱在恐怖创作领域里更为成功,而她《弗兰肯斯坦》(Frankenstein,1818)更是无与伦比恐怖经典。作为与其夫珀西·雪莱、拜伦勋爵和医生约翰·威廉·波里道利在恐怖创作比赛中完成作品,雪莱夫人《弗兰肯斯坦》是其中唯成品(31),况且日后评论家们也并未能证实其中最为有力部分出自诗人雪莱之手。这部作品虽然略带教条主义,但这些说教对其中气氛影响甚少:它讲述位年轻瑞士医学院学员(32)维克多·弗兰肯斯坦,在阵“智慧狂傲”中以拼接尸块方式创造个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