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校书郎,并未经考试,正合他本意,后来又授以新职,为本朝皇帝写传记。这本来就是作家事,他自然乐于接受。但是后来出现问题,就是那些皇帝都是当今天子先人,他们传记须忠实到什程度呢?苏洵决定采取史家严格写法,史家不应当文过饰非,即使为自己先人立传,亦当如此。于是有争论,在今日苏洵文集里尚保有下列文句:
询问臣僚上言,以为祖宗所行不能无过差,不经之事欲尽其去,无使存录……编集故事,非日制为礼典而使后世遵而行之也。然则洵等所编者是史书之类也,遇事而记之,不择善恶,详其曲折而使后世得知,是史之体也。若夫存其善而去其不善,则是制作之事,而非职之所及也。班固作汉志,凡汉之事悉载而无所择也。欲如之,则先世之小有过差者不足以害其大明,而可以使后事无疑之。
苏氏父子文名日盛。他们与当代名家相交往,诗文为人所爱慕,家皆以文坛奇才而知名于时。兄弟刚二十有余。年少有时也会成为天才障碍。苏东坡这时轻松愉快,壮志凌云,才气纵横而不可抑制,时骅骝长嘶,奋蹄激地,有随风飞驰,征服四野八荒之势。但是弟弟则沉默寡言,父亲则深沉莫测,对事对人,概不通融假借,因此处世则落落寡和,将身旁这两匹千里之驹,随时勒抑,不得奋霞奔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