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件,甚至在危机过去以后,自然成人们谈论
指出),因此这部书作者完全是个不学无术人。这切说得那巧妙,连谢尔盖·伊万诺维奇本人都不否认说得很巧妙;而这就是它之所以可怕地方。
尽管谢尔盖·伊万诺维奇用来检验那位批评家论据是否正确态度是十分诚恳,但是他根本不考虑受到人家讥讽缺点和错误——显然这都是吹毛求疵——却立刻不由自主地开始回忆他和这篇评论作者会面和谈话最细微细节。
“是不是有什地方得罪他?”谢尔盖·伊万诺维奇问自己。
回忆起会面时候他曾纠正过这个年轻人所说那些流露出他愚昧无知话语,于是谢尔盖·伊万诺维奇找到这篇文章用意原因。
在这篇文章发表以后,在书刊和谈话中对于这部著作是死般沉寂,于是谢尔盖·伊万诺维奇看出来,他花费那大热诚和心血、六年才完成作品,完全付之流水。
谢尔盖·伊万诺维奇处境更加痛苦,因为完成那部著作,他再也没有像以前曾占据他大部分时间著述工作。
谢尔兹·伊万诺维奇聪明、有学问、健康、而且精力旺盛,但是他却不知道把精力用到哪里去。在客厅里、大会上、会议中、委员会里和凡是可以讲话场合发表议论,占去他部分时间;但是作为个住惯城市人,他不允许自己像他没有经验弟弟在莫斯科所做那样,把全副精力完全花费在谈话上;因此他还剩下许多闲暇时间和智力。
幸亏,在他著作失败以后这段难挨时间里,异教徒、美国朋友们①、萨马拉饥荒②、展览会和唯心论等问题都被以前社会上不大注意斯拉夫问题⒇③代替。而谢尔盖·伊万诺维奇原是这个问题个创始人,就完全投身到这里面去——
①美国朋友们——八六六年,亚历山大二世逃脱卡拉科左夫行刺阴谋后,美国有个外交使团到俄国来表示庆贺,对俄国给予联邦z.府道义上支持表示谢意(俄国在八六三年美国内战期间曾派营骑兵去美国,作为友好表示)。使团在庆祝人群中受到亚历山大接见,并受到z.府和群众团体极其热烈欢迎。
②那时他写封长信,生动而具有说服力地描绘这种悲惨情况。这发表在《莫斯科报告》上,非常骇人听闻,迫使z.府采取行动,除私人捐献,总共捐助二百万卢布光景。这样人民勉强度过那年,以后两年丰收,使他们又完全站起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