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大约也知道所听到那故事。还有《后二十四孝图说》,也是吴友如画,也有曹娥,则画作正在投江情状,如第图下。就现今所见教孝图说而言,古今颇有许多遇盗,遇虎,遇火,遇风孝子,那应付方法,十之九是“哭”和“拜”。
中国哭和拜,什时候才完呢?
至于画法,以为最简古倒要算日本小田海仙本,这本子早已印入《点石斋丛画》里,变成国货,很容易入手。吴友如画最细巧,也最能引动人。但他于历史画其实是不大相宜;他久居上海租界里,耳濡目染,最擅长倒在作“恶鸨虐妓”,“流氓拆梢”类时事画,那真是勃勃有生气,令人在纸上看出上海洋场来。但影响殊不佳,近来许多小说和儿童读物插画中,往往将切女性画成妓女样,切孩童都画得象个小流氓,大半就因为太看他画本缘故。
而孝子事迹也比较地更难画,因为总是惨苦多。譬如“郭巨埋儿”,无论如何总难以画到引得孩子眉飞色舞,自愿躺到坑里去。还有“尝粪心忧”,也不容易引人入胜。还有老莱子“戏彩娱亲”,题诗上虽说“喜色满庭帏”,而图画上却绝少有有趣家庭气息。
现在选取三种不同标本,合成第二图。上方是《百孝图》中部分,“陈村何云梯”画,画是“取水上堂诈跌卧地作婴儿啼”这段。也带出“双亲开口笑”来。中间小块是从“直北李锡彤”画《二十四孝图诗合刊》上描下来,画是“著五色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这段;手里捏着“摇咕咚”,就是“婴儿戏”这三个字点题。但大约李先生觉得个高大老头子玩这样把戏究竟不象样,将他身子竭力收缩,画成个有胡子小孩子。然而仍然无趣。至于线错误和缺少,那是不能怪作者,也不能埋怨,只能去骂刻工。查这刻工当前清同治十二年(1873)慎独山房刻本,无画人姓名,但是双料画法,面“诈跌卧地”,面“为婴儿戏”,将两件事合起来,而将“斑斓之衣”忘却。吴友如画本,也合两事为,也忘斑斓之衣,只是老莱子比较胖些,且绾着双丫髻,--不过还是无趣味。
人说,讽刺和冷嘲只隔张纸,以为有趣和肉麻也样。孩子对父母撒娇可以看得有趣,若是成人,便未免有些不顺眼。放达夫妻在人面前互相爱怜态度,有时略跨出有趣界线,也容易变为肉麻。老莱子作态图,正无怪谁也画不好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