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七八年
去考大学。在此之前,
只上过
年中学,还是十二年前上
,中学
功课或者没有学,或者全忘光。家里人劝
说:你毫无基础,最好还是考文科,免得考不上。但
就是不听,去考
理科,结果考上
。家里人还说,你记忆力好,考文科比较有把握。
记忆力是不错,
本很厚
书看过以后,里面每个细节都能记得,但是书里
人名地名年代等等,差不多全都记不得。
对事情实际
面比较感兴趣:如果你说
是种状态,
马上就能明白是怎样
种情形;如果你说
是种过程,
也马上能理解照你说
,前因如何,后果则会如何。不但能理解,而且能记住。因此,数理化对
来说,还是相对好懂
。最要命
是这类问题:
件事,它有什
样
名分,应该怎样把它纳入名义
体系——或者说,对它该用什
样
提法。众所周知,提法总是要背
。
怕
就是这个。文科
鼻祖孔老夫子说,必也正名乎。
也知道正名重要。但
老觉得把
件事搞懂更重要——
就怕名也正
,言也顺
,事也成
,最后成
是什
事情倒不大明白。
层次很低,也就配去学学理科。
当然,理科也要考门需要背
课程,这门课几乎要
命。
记得当年准备
道题,叫做十次路线斗争,它完全是
噩梦。每次斗争都有正确
方和错误
方,正确
方不难回答,错误
方
代表人物是谁就需要记
。你去问
个基督徒:谁是你
救主?他马上就能答上来:他是
主耶稣啊!
情况也是这样,这说明
是个好人。若问:请答出著名
十大魔鬼是谁?基督徒未必都能答上来——好人记魔鬼
名字干什
。
也记不住错误路线代表人物
名字,这是因为
不想犯路线错误。但
既然想上大学,就得把这些名字记住。“十次路线斗争”比这里解释
还要难些,因为每次斗争都分别是反左或反右,需要
记清,弄得
头大如斗。坦白说,临考前
天,
整天举着双手,对着十个手指
默诵着,总算是记住
所有
左和右。但
光顾
记题上
左右,把真正
左右都忘
,以后总也想不起来。后来在美国开车,
老婆在旁边说:往右拐,或者往左拐;
马上就想到
陈独秀或者王明,弯却拐不过来,把车开到
马路牙子上,把保险杠撞坏。后来改为揪耳朵,情况才有好转,保险杠也不坏
——可恨
是,这道题还没考。
门课就把
考成
这样,假如门门都是这样,肯定能把
考得连自己是谁都忘掉。现在回想起来,幸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