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产冷吭声,道:“不说?好,就先从你小女儿开始——”
“说!
说!”冯氏忙喊道:“那妇人姓朱,是临淮太守孔安国
儿媳。”
“哦?你还知道什?都说出来!”靳产顿时睁大眼睛,心都砰砰跳响。
“那朱氏是公公夜里偷偷接到家中来
,还带着四、五岁大
个孩子。
公公没说她
姓名、来历,也不许
们问,只让
们好好待客。出事那天傍晚,
丈夫急忙忙从城里回来,他探听到有人上报消息给府吏,说
家窝藏
个异乡妇人。刚好郡守得到缉捕公文,要捉拿
个女逃犯。郡守便命人来
们家捉拿逃犯,捕吏已经部署好,只等天
黑就来。
公公
听,慌忙跑到朱氏屋里,进去不多久,他们两个竟争吵起来。
心里好奇,便凑到窗下偷听,听
半天才勉强听懂
些,原来
公公让朱氏带着孩子快逃,朱氏却跪下来恳求
公公带那孩子去长安,送到御史大夫府,还说什
‘这部经书比孩子
命更要紧’……”
靳产忙问:“什经书?”
“几个?”
“三个。”
“他们现在哪里?”
“两个女孩儿在郡守府里做奴婢,个男孩儿随他父亲在砖窑做活。”
“你想让他们活,还是死?”
见记录。便问道:“那犯妇是什人?因何被追捕?”
长史又去找当年缉捕逃犯文牒,却没有找到,于是道:“想是当时已结
案,文牒留之无用,便销毁
。”
“那姜德家人现在还在吗?”
“他妻小当年都被黥
面[黥面:又称黥(qing)刑,在犯人
脸上或额头上刺字,再染墨,作为受刑人
标志。《说文解字》:‘黥,墨刑在面也。’],充作
官奴,男子在砖窑,女子在织坊。”
“能否让在下盘问下姜德
家人?最好是女人。”
“那朱氏没有说。不过,她提到临淮太守,还说孔家只剩这孩子支
“大人……”冯氏猛地抬起头,满眼惊恐,随后“噗”地跪倒,不住在地下磕头:“求大人开恩!求大人开恩!”
“好,既然你不想他们死,就老老实实答话。”
“犯妇不敢隐瞒半个字!求大人开恩!”
“四年前有个妇人躲到你家里,她是谁?”
冯氏跪在地下,迟疑起来。
“好说。”
长史吩咐下去,不多时,小吏带来个年轻妇人。那妇人身穿破旧粗布衣,身形枯瘦,面颊上深印着墨痕。
小吏禀告说:“这是姜德儿媳冯氏。”
靳产盯着那妇人看半晌,才开口问道:“你有没有儿女?”
冯氏低头小声答道:“有。”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