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是懂,李佑拱拱手退下。
黄师爷没有食言,向东家陈知县禀报道:县衙差役李佑,感县尊教化,近日渐读书明理,长存仁人之心,行差执事大违本心,不堪目睹生民困苦。可免去差役,转为六房书吏,以全其心,彰其行,并以奖掖知上进者。
黄师爷这理由真很政治很玄幻,充分体现封建社会“人治”精髓,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白这意思就句话:李佑现在也算半个文化人,还是去当差役有点,bao殄天物,不如当文员吧。
陈知县判道:准!可擢典史。当然,正式吏员要报到朝廷,不过虚江县此时有个吏员缺额,直接用李佑补上。
报准间,李佑身份便由衙役成小吏,这当然是非常可喜变化。虽然衙役和小吏常并称为胥吏,但其实不完全是码事。衙役是属于粗人、贱役,市井之流。而小吏怎也能算半个文化人,玩笔杆子,天然就比衙役身份地位高些,名声上更比衙役上得台面,虽然干龃龉事情比衙役少不到哪去。
家,但能买十个百个小竹?就连张三李四两个帮役都有些怨言,抱怨跟着李佑赚不到什好处。
现实总是让人无奈,李佑习惯性地想逃避现实,眼不见心不烦。但身负差使,岂能说逃避就逃避?公堂之上陈列大板子也不是摆设,这是领教过两次。
苦恼之下,李佑找黄师爷诉苦。
黄师爷听后叹道:“胥役之横,bao,路人皆知,故本朝规定无事胥役不得下乡。但又不得不用耳,不收粮税,朝廷以何用度。”
“老先生救,免掉这收税差事如何?”
想当年……也就是汉唐时代,小吏升大官例子很不稀罕,直到宋代,官吏分流,小吏才成沉沦下僚底层人士。
更何况,陈知县直接把李佑提拔为典史,那就不是普通书吏,乃是小吏中头目级别,虽然仍是不入流、没有官方级别吏目。
陈知县提拔李佑也有他原因。上次把朱老大人哄得很高兴,使得陈知县认识到,李佑能写诗词虽然对治县安民没什用,但是官面上迎来送往吹牛打屁场合,遇到追求风雅上司,却是能派
黄师爷心生计,便对李佑道:“李差役是会读书写字罢。”
李佑简直想翻白眼,暗道小爷诗词传遍全城,你还问这等问题,“自然会得些。”
黄师爷抚掌笑道:“妙哉,读书然后明理,古人诚不欺。”
老先生说什糊涂话?李佑莫名所以。
黄师爷又道:“吾已有主意,李差役暂且静候佳音。”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