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还没有奏完。”方应物没有理睬刘健,仍对天子道:“近日传言再起,大概又是因为臣与汪太监有所联系,其中也别有内情。”
这次没卖关子,不等别人询问,方应物利索地说出来:“那汪太监在宫中负责整理先皇文牍,不经意间翻到
个塞满密疏
小匣子,仔细检点,发现皆为万安所上。汪太监不知如何处置,特意找到臣来询问,因为此殿中人,他只与臣略有交情。”
听到万安两个字,文华殿里所有人都明白,戏肉来!谁不知道天子如今最头疼
就是,如何在不影响自己名声
情况下,用最小代价把万安赶走!
同时引发极大
好奇心,这些密疏到底是什
内容?能让先皇专门单独收藏在
个匣子里?
方应物面上露出古怪笑意,“其中文字不堪入目,陛下
看便知。如若公布出
易信口开河。但臣私下里猜测,多半是确有此事。”
天子朱祐樘本来并没有将这弹劾方应物密疏放在心上,但凡有点名
大臣,谁不遭到弹劾?如果件件都要天子来操心,那早早累死拉倒。
刚才朱祐樘点出来,也就是想给方应物个公开辩白机会,然后就“到此为止下不为例”。但是朱祐樘却没想到,方应物自己作死
,竟然没干脆利落地
刀两断,反而掰扯不清地把政敌拖下水。
有人郑重其事地做旁证,那下面怎
处理?天子心里刚起
这个念头,转眼就看到方应物仿佛受
天大委屈,扑在宝座下叫道:“陛下!其实臣另有隐情,怎奈旁人多有刁难误会!”
然后方应物开始辩白:“臣与汪直早有联系,此事并非秘密。当初臣在榆林戍边时,臣为国献策,不得不与奉旨巡边汪直打交道。这就是传言最早
由来,臣也懒得辩解,所幸其后为社稷建功立业,
身荣辱也就不算什
。”
都是老掉牙皇历
,还是有什
可说
?众人忍不住想道。
又听方应物继续说:“至于其后,臣确实去交结过汪太监!因为当时东宫危急,臣想力劝汪太监弃暗投明,所幸汪太监深明大义,便暗中对东宫多有庇护!”
天子头次听到这个说法,动容地问道:“竟然有此事?汪直不是万妃党羽
?”
方应物连忙反问道:“陛下可自行回想,当初汪直手握东厂大权数年,可曾为难过东宫?可曾刁难过殿内诸君
分
毫
?不仅如此,汪太监还多次对臣通风报信!”
刘健心里嘀咕声,这话锋好像哪里不对?便插嘴道:“这都是你
家之言,焉知不是为
包庇汪直,所编造出来
?左右别人也无法驳正你说谎。”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