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有杂役引着方应物向里面走去,路看来,这翰林院里树木森森,确实清幽雅静。
直走到
学士公署,仍没有停步,又绕过公署来到
后面。方应物就看见
片空地,中有两颗柏树,柏树旁边建有
座亭子。
此时亭子中有七八个人,都是宽袍大袖,儒雅不凡。众人各自围坐,边品茗
边畅谈诗文经史。
那杂役见方应物看得入神,便主动介绍道:“此两颗柏树名曰柯柏,亭子名曰柯亭,名字皆来自于景泰初年状元学士柯潜。”
这个人方应物倒是知道,也是翰林院里代文宗,掌院事
学士。他在翰林院里呆
二十来年,堪称宗师级人物,也教导出许多弟子,如李东阳就是。
方应物乘轿回会馆,并没有直到会馆门口才下轿子,而是在隔离
条街道
地方下轿,然后步行回到浙江会馆。这样就可以避免会馆中有相识
人,从轿子线索分析出他
去向。
方应石在院中来回踱步,看到方应物,他才如释重负,“秋哥儿你半夜这
去,可急死
。”又问道:“今天还去通政司和锦衣卫那里
?”
方应物想想,这两个地方已经没有必要再去
,现在只需要等待就是。何况当前局面复杂,还去高调
出风头容易遭遇意外。于是便答道:“不去
。”
方应石又问道:“今天不出门,留在会馆修养?”
方应物再细想,这几天真没有什重要事情
,自从进京以来,难得有这样微微放松时候。
时闲暇下来,还真有几分不适应。
这位柯学士身居翰林,却喜好山水隐逸之诗,与当时流行台阁体不大相同,是翰苑风流
代表人物,不过前几年挂掉
。
却说方应物走到亭子边上,亭中人仍旧在谈笑自若,却有个
不过还是有件事情要办,那就是替人送信要送到。如今手头里还有好几封信,比如商相公写给儿子商良臣
,洪松写给族叔洪廷臣
。
前阵子他忙于奔波于通政司和锦衣卫刷名望,没有时间去找地方送信,主要原因也是不能指望这些收信人救父亲。现在既然暂时清闲下来
,那
就该抓紧时间把信都送到
。
打定主意,方应物便带上信件出门,先去
翰林院给商良臣送信。商良臣是成化二年
进士,然后进
翰林院,如今担任编修。历史上商良臣默默无闻,好像最高也就做到
侍讲,也许是父亲光环太过于耀眼
因素。
在翰林院大门外,回生二回熟,方应物将信件递给
门官,然后站在门廊下等待回音。
没过多久,门官回转传话道:“商编修请你进去说话。”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