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谢严却是发力:“最多两三年,他寿元便要耗尽。以他如今
状态,便是今日进入步虚境界,登九天外域,汲取至粹‘玄真’,延命也不过二十年,毫无意义。据说此次随心阁由西方佛国购来
片金骨玉碟,乃是以得道高僧头盖骨所制,内蕴金身灵血,植入体内,可再次易
死亡,对任何种生灵来说,都是最终
归宿。但对修士这
特殊群体而言,死亡除
归宿之外,还代表
种状况:
失败,彻头彻尾失败。
追逐长生,最终迎来死亡,无疑是对他们毕生追求否定,但在大多数修士身上,死亡又是如此难以逃避。
修行伊始,修士们便和自己寿元作斗争,希望尽可能长久地留存在世上,他们有三次机会。
第次是在修行之初,经气动而至长息境界,凡人肉胎蜕变,可得真息,寿延近
甲子,至百五十岁而终。这算是修士基础中
基础,能称为修士
,肯定都过
这
关,余慈便是如此。
相较于第次机会
普遍,第二次机会便不是每个人都能享用
。那需要连跨过明窍、通神两重境界,直至还丹成就,使精气神浑然
体,相合相抱,全身生机,都受‘还丹’
统驭,再无疏漏散逸。这回,在前者基础上,修士
寿元可再增长
倍,达到三百年,这已经是人身潜力
极限。能达到这
境界
,
万个修士里,也未必能有
个。
至于第三次机会,能触及更是少之又少。那需要突破还丹境界,步虚飞空至九天外域,汲纳“玄真”这
天地间
至粹灵气,淬炼形神,慢慢提升寿元。这种提升并无定数,十年八年
有、百年千年
也有。但其最终
目标就是打破劫关,成就真人,至此达成理论上
长生久视。整个修行界,亿万修士,能最终达成这
点
,古往今来,也是少数中
少数。
长息、还丹、步虚三个境界、三个机会,像是险陡长生路上三个阶梯、三个平台。只有攀上去
,才有喘息
机会。如今,余慈不过刚刚起步,可他还年轻,还有
是时间去攀爬。至于于舟老道,这个已在世蹉跎三百年
老人,即使和第三个阶梯只差
线,但他已经到
油尽灯枯
边缘,连探手
力气都不见
。
从实际年岁上说,谢严是要比于舟大。可只观外表,谢严正值壮年,于舟却已是白发蟠然,强烈
对比,令人分外感受到修行路上
残酷。
想起老道多次提及“垂垂老矣”、“前路已绝”等说法,想必老道心中也如明镜似——坐而等死,那究竟是种什
状态,余慈未能理解,已觉得心中恻然。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