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欧洲历史上没有大规模起义另个原因是,农奴和庄园
欧洲中世纪社会矛盾,通常不会发展到这样极端情况。面对天灾人祸,农奴是享有定保障。
首先,中世纪农奴基本权利是受到保护。比如领主不能随便拿走他土地,虽然从产权上讲,这些土地是属于领主。即使在中世纪农奴制最残酷13世纪,领主也要保障农奴基本假期,“享受许多宗教假日和收获节日”。领主还要负责在耕地时,为农奴提供牲畜和车辆,平时领主要负责维修庄园各种设施。
在传统中国社会,农民家里主要劳动力死,妻儿老小只能投亲靠友或流离失所。而在庄园当中,个农奴家里主要劳动力死,庄园主要负责养活他家人,这是当时社会惯例。“中世纪英国庄园许多惯例体现对贫困农民救济和保护。”农奴孩子如果父母双亡,成孤儿,庄园主就要成为他监护人。[24]
这就保证他们不会因为破产而失去土地,全家流离失所,成为中国古代社会那样常见流民。
其次,欧洲和中国周代样,在层层分封关系中,下层向上层效忠,上层则有义务向下层提供免遭人身和财产侵害保障。
在天灾人祸降临时,庄园主要负责救济农奴。给农奴发粮食,让他们度过灾荒生存下去,这样做显然是符合领主本身利益,因为他要靠劳动者劳动生活。
除此之外,庄园生活还有其他温情成分。农奴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起,因此相互之间自然会形成种亲情和互助。“他们之间可以互相借贷,帮助彼此之间解决许多困难,在这相互支援过程中,同样地会产生正义情操和社会成员之间相互感情。这种感情很快地就会被转化为对社会本身依恋。例如,遇上残疾或是疾病时,邻居会来援助。”[25]
其实商周封建制也正是这样,在小共同体内,有灾难人们可以相互救助。《孟子·滕文公上》中说:“死徙无出乡,乡由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
和中国周代不样是,欧洲除庄园之外还有教堂,这是个天然慈善机构。遇灾难,每个教堂都负责照顾本教区老弱病残,成救济所和寄宿所。“教会慈善活动是中世纪西方公益活动典型形式。”[26]
因此欧洲在中世纪,虽然偶尔也会发生大面积灾荒,但不会出现大面积流民。因为庄园和教堂会把大部分灾民固定在本地,不会成为全国范围内破坏性力量。[27]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