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农民流亡是因为人多地少和地主兼并,那
土地资源应该是越来越稀缺,土地价格在王朝后期应该越来越贵
起钱被没入官府为奴婢以千万数,武帝时期
全国总人口大约为4000万,因告缗成为奴婢
居然达到1000万。其他没收入官
土地、住宅更是不可胜数。国家财政得到极大改善,“县官有盐铁缗钱之故,用益饶矣”。地方财政也有钱
。
不过这并不是最后步。最后
步是什
呢?更绝
。
们讲过,汉武帝“搞创收”
第
步是卖爵,百姓买
爵,可以不用服徭役,不用去沙场征战
。
不过这样搞,国家虽然有
收入,但是可以征发
民众减少
。“法既益严,吏多废免。兵革数动,民多买复及五大夫、千夫,征发之士益鲜。”因为国家不停打仗,老百姓拼
家底买爵位,替国家当兵服役
人不够
。
这对汉武帝来说不成问题。把天下人钱搞得差不多
,汉武帝又开始
“政策调整”,进行爵位贬值,要求“于是除千夫、五大夫为吏,不欲者出马”。原来说
话不算数
,爵位低
,仍然要服劳役。百姓在买爵位上已经花
很多钱,但是并没有带来想象中
“免役”,而是跟往常
样,依然服徭役,“故吏皆适令伐棘上林,作昆明池”,去给他修上林苑和昆明池。
因为这样次
次地收割财富,到武帝末年,小农普遍破产,流民剧增。几十年征战,50岁以下、16岁以上
壮丁几乎都被征发当兵,青壮年妇女也要戍守边疆。史书说,汉武帝
统治导致“户口减半”,也就是国家掌握
户口比以前少
半。而今天学者
研究成果证明,汉武帝时期,人口减少
1500万。
汉武帝打击匈奴、安定边疆,这当然是有大功于后世。然而,
个人做事
时候,必须对成本与收获有
个基本估计,对国家和社会
承受力有
个基本估计。不能
代人非要完成几代人
事。或者说,
顿非要吃下10顿饭
量。这是
个简单
道理。
三
因此汉武帝晚年,中国历史上出现第
次巨大
流民潮,“元封四年,关东流民二百万口,无名数者四十万”。此后,流民大潮在汉代历史上就经常出现,而且动辄上百万。
流民潮出现,是民众不堪重负
明显表征。过去历史学对流民
解释通常是由于人多地少,地主兼并
他们
土地,农民失去土地,只好流亡。但是今天
历史研究已经清楚地证明,导致农民流亡
原因是z.府
税费太重,农民无法承担,只好有地不种、弃地而逃。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