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驯化动植物,如小麦、大麦、绵羊、山羊和黄牛,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在二里头和商时期逐渐成为常见之物,成为新
食物来源,使城市中心
人口迅速增长,也促进
早期国家疆域
扩张。”[17]
其次,小麦和青铜引进,提升
中国人
组织能力。
“由于小麦是需要灌溉农作物,因此它
大面积种植需要公共管理系统对水源进行分配与调节。”[18]这就需要出现新
社会管理组织,正是这种需要促
真不是。中国内地所有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都没发现过公元前2500年之前
驯养黄牛和绵羊
遗骸。
事实上,考古学家公认,人类文明最早期些驯化物种,几乎都是在中亚和中东出现
,比如距今10000年前,人类在中亚西部驯化
小麦;也差不多同时,也就是10000年前,人类在中东驯化
绵羊和山羊;距今8000年前,人类在中东
带驯化
黄牛。
“根据考古资料,中国没有小麦、大麦和燕麦栽培过程证据”,“绵羊和山羊引入中国在某种程度上和小麦、大麦
东传是平行发生
”[14],这些驯化物种,小麦、牛和羊,传入中国
途径和青铜相同,它们先是传入新疆,然后传入
中原。在公元前2500年之后,驯养
牛和羊
骸骨开始出现在中国内地
遗址中,而且数量越来越多。所以考古发现,在中国新石器时代
遗址中,公元前2500年以前用来祭祀
供品
直是猪,从来没有出现过牛和羊。而到
商周时代,就普遍地改用牛和羊
。“中原地区,除
传统
猪殉葬外,绵羊首先在河南偃师商城成为殉葬仪式中
组成部分。这种做法在商代晚期
都城安阳殷墟变得更加司空见惯。”[15]商代甲骨文中多次提到“太牢”和“少牢”,太牢就是指祭祀时用牛、羊和猪,少牢就是只用羊和猪。
因此,六畜之中,只有半,也就是猪、狗、鸡,是中国
土产。其他三种,马、牛、羊,都是从中亚传进来
。[16]
二
那,牛、羊、小麦
传入,和中国早期王朝
出现有什
关系呢?
它们提高生产力。
中国本来没有食草驯养动物,猪、狗、鸡都不吃草。所以牛和羊传进来后,既不会跟中国本土
猪、狗等传统家畜争夺食物,又为中国人提供
大量
新
肉食来源。
小麦是种高产农作物,中原地区原来都是种小米
,但夏代之前突然开始普遍种植小麦。
因此,这些外来物种贡献首先是提供
大量食物,支持人口增长。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