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咸丰,读史者最熟悉个故事,当然是他和奕争储时那个传说。说是奕和奕因为只差岁,奕居长,但是天资平庸。奕虽居次,但明敏能干。所以选
用。
新皇帝欣赏和肯定,让曾国藩大受鼓舞。在繁忙工作之余,他又连着上好几道奏折,给皇帝提很多建议。什《应诏陈言疏》《条陈日讲事宜疏》《议汰兵疏》《备陈民间疾苦疏》《平银价疏》等多道奏疏,全面深入地指出大清面临种种危机、官僚体系存在诸多问题,呼吁皇帝大刀阔斧,加以彻底改革。
咸丰元年(1851)三月,曾国藩上《议汰兵疏》。曾国藩说,现在天下有两个最关键问题,是财政紧张,二是军队战斗力不行。现在“天下之大患,盖有二端:曰国用不足,曰兵伍不精”。社会动荡,四处用兵之际,军队问题是国家重中之重。军队现在最大问题是臃肿软散,不能作战。他说,广西有额兵二万三千,士兵万四千,但是现在遇到农民起义,“竟无人足用者”(27)。所以兵不在多而在精。曾国藩提出裁兵五万,这样每年节省饷银百二十万两,用来练兵。应该说,曾国藩这道奏折抓住当时军队问题关键,显示他经世致用之学深度和精度。
之后,他又上《备陈民间疾苦疏》。他在奏疏中提出现在百姓生活有“三大疾苦”,是银价太贵,百姓负担太重,交不起国税。“民之完纳愈苦,官之追呼亦愈酷。……百姓怨愤,则抗拒而激成巨案。”“真有日不聊生之势。”二是盗贼太多,良民难安。强盗土匪“愈酿愈多,盗贼横行,而良民更无安枕之日。臣所谓民间之疾苦,此又其也”。三是冤狱太多,司法腐败严重,民气难申。(28)
曾国藩认为,这三大问题关乎大清王朝统治基础,如果不从现在起就全力以赴解决,那天下大乱,不久将至。
配合这道民间疾苦疏,他又上道《平银价疏》,其中,提出平抑银价具体办法。
这些折子是曾国藩披肝沥胆殚精竭虑产物,也反映他多年来对国家社会深入思考。应该说,这些文字是非常精彩、也非常有深度。曾国藩以为,新皇帝既然振作有为,肯定会采纳他建议。这样,国家大幸,民众大幸。他也可以发挥更大政治影响力,真正做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然而,事实证明,曾国藩有点天真。
咸丰皇帝摆出雄才大略姿态,但是他其实并没有雄才大略资质。
这个人,其实是个非常平庸主子。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