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子本就小有名气,再加上记者朋友助攻,便是最厉害不过广告。老百姓信这个,报纸都报肯定是好东西,何况还是三家!
原本直犹犹豫豫,此刻也动
先是《中国青年报》,标题:《奥运文化衫西单亮相,新青年如何贴近新时代》。
什鬼?
许非阵嫌弃。
再看《京城晚报》,标题《外来小伙进西单摆摊》,副题“奥运文化衫引关注,卖衣服成万元户。”
这就有点都市报意思,通俗易懂,笔调亲民。
辆三轮已经不够用,陈小乔又租辆,三百个盒子加上纸板摞老高。这些留言板可是宝贝,每天都要带去。
七点多钟,装好车,人骑着辆开赴西单。途中经过地坛公园,那帮练罗汉功仍然pia在草坪上东倒西歪,感受天人合。
到地方,把摊摆好,早有卖报纸凑过来,“许老板,好消息啊!”
“什好消息?”
“您瞅瞅,三家报纸,全登!”
8月4号,晨。
陈小乔不用叫,就自动自觉爬起来,匆匆扒口饭,钻进老大屋里。
许非也刚吃完面条,道:“来正好,今天活重,早点装车。”
“今天拿多少?”
“两百,哦不,三百件!”
最后是《京城青年报》,标题“文化衫,留言板,金牌竞猜,首个消费热点诞生。”
哎哟!
许非眼睛亮,这家记者可以啊,能写出消费热点四个字,就说明真有两下子。
他认认真真读遍,虽有时代局限性,但确实能看出笔者思考和眼光,也记住那个叫于佳佳名字。
又过会,商场开门,人流增多。
那哥们攥着叠报纸,唾沫横飞,“好家伙,还是头回见着,与有荣焉,与有荣焉!”
“昨儿还问几句呢,你看看这段,就是说!”
“哎,这个是说,咋不写名字啊,都告诉他!”
帮卖旧书杂志全围过来,七嘴八舌议论,顺带恭维番——有这个衣服摊子,连带周边也兴旺不少。
陈小乔把三份报纸贴在纸板上,抚又抚,倍感荣耀。许非则拿着报纸,逐审阅。
“三百?”
陈小乔吓跳,但也没说什,乖乖开始装车。
1984年,京城职工平均年工资是1086,每月平均90块钱。当然有穷有富,但能来西单逛逛,基本都有点余钱。
俩人第天卖100件,第二天80件,第三天搞金牌竞猜,又恢复到100件,如今五天过去,共卖480件。
还差丢丢,就是传说中万元户!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