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大点点头,知道这俩也同他样睡不着,起个大早。
时候差不多,该出发,不止是黎府出动,门前排排马车早早等着,定安伯府、顺亲王府、严家、梁家、郑家、黄家、陈家、金家……
来都是各府同黎照曦辈——还有表弟堂弟,大早到黎府门外,也没敲门叨扰,就排着队在外头等候,等车马多,下马车同闲聊两句,只是说心不在焉,都等着里头动静。
等黎府大门开,
“又是胡说,人家过年才二十三岁。”
“都样都样,这般年岁还不成亲,老大哥儿。”
“那就不是你能操心,反正黎府公子吃黎府,又不是吃你,急什。”
民间是说什都有,不管是吵得、支持、看热闹、不屑,反正该说不说,都盯着三月春院试。
与黎照曦届赴考,那是暗搓搓火药味好胜心更强,非要盖这位‘第科举哥儿’风头,让天下人看看,读书科举功名,还是男子更强。
过来,咱们办个交流会,你们好好聊聊,让他们看。”
黎周周也觉得这办法好。
这事后来传出去,自是有读书人酸溜溜说道两句,意思这多锦绣前程文官去给个哥儿看文章,真是白瞎浪费,还有民间谚语说狗肉端不上席面——意思黎照曦个哥儿,就是得这多大佬补课看文章,朝夕,也不可能考上。
读书那是要苦读,要十年如日。
哥儿就不是能做官料子。
终于到院试日。这届科举,顾兆是半点手不沾。
这日天不亮,黎府几处院子就点灯。黎大是半宿都没睡好,早之前还去郊外庙里给福宝求福,如今穿衣裳,问时间,说:“福宝那儿亮没?没亮先别惊动,让他多睡会,不着急还早。”
“老太爷放心,府里上下都吩咐过。”
“兆儿和周周院子呢?”
“也点灯。”
“听闻阁老家哥儿最是骄纵,之前打马蹴鞠出去游玩蛐蛐,哪样都没落下,根本不是认真读书人,如今却跑来还说科举,怎,难不成他还想做官不成?”
“都这般年岁,考什科举,不如嫁人安安分分。”
“那定安伯也是,既是已经定亲事,为何迟迟不结亲?莫不是眼馋这黎府风光,心底又嫌弃不愿娶黎府哥儿?”
“这你就是说胡话,看就是没见过,定安伯对黎府公子再好也不过,鞍前马后,陪着出街游玩,只是为何不成亲,也不晓得。”
“听说黎府公子已经二十八九岁——”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