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梳女仍然高价难求,家中拥有个梳着长辫住家女佣,在当时,就等于主人家脸面。
五十年代香港,除新界原住民,没有人自称香港人,潮州人,顺德人,湖州人,福建人,地个商会,地个字头,需要出头时,很多时候不需要去报警,只需要去和商会会长或者字头大佬打声招呼,自然就有人出面解决,哪怕最后出现争斗,械斗,死伤,也绝不受同乡分文好处。
五十年代香港,世界顶级名牌还没有登陆,稍稍有钱人想要穿洋服,要去外国洋服店量身定制,真正有钱华人,则会每年四季出差旅费,从上海请来理发师和上海裁缝,量体裁衣。那时候,香港间挂着上海二字理发室,理发师傅能从早忙到晚,日连同小费打赏赚到三百块港币,比很多人月薪还要高。
五十年代香港,十年间工厂数量从1478间增加到8809间,工人从八万人增加到三十七万人,无数大亨从其中发迹而起,金融,纺织,航运,娱乐,报业,玩具,假发,服装,而后称为各行业执牛耳者。
五十年代香港,毗邻九反之地澳门,班国民党溃兵形成悍匪纵横两地海域,劫掠商船,船快人凶,枪炮齐备,在当时被称为“大天二”。
五十年代香港,时人重义气,守承诺,初来香港举目无亲,只须在茶楼里凭口乡音求助,就能有同乡茶客起身相帮,无论求学,找工作,寻住处,问亲人,必然处理妥当。
五十年代香港,有千七百辆黄包车行驶在马路上,与叮叮当当香港电车和新兴汽车巴士争抢生意,当时电车车费每人六分,六分在当时物价,可以吃碗猪血粥和两根油条,为对抗新兴交通工具,黄包车曾兴起五分钱走港九活动,用双脚对抗汽车,最终逼港府停发黄包车牌照,限制黄包车行驶路线。
五十年代香港,年轻男人要去考警校,要就入字头,或者两者皆有,只有被两者都拒绝,才会去工厂做工,踏踏实实在工厂做工,被认为是没出息表现,那时候,父母宁可把女儿嫁给有钱人做小老婆,也不愿把女儿嫁给穷小子,那还是个允许夫多妻年代。
五十年代香港,走在街头,总能遇到被称为“姣婆”娇艳女子,或是身靓丽旗袍搭配着玻璃丝袜和颜色鲜艳高跟皮鞋,或是身自制碎花收腰窄袖小袄,下配裤管如裙唐装,赤着双玉足,踩着高跟描金红漆木屐,风情万种与你擦肩而过,也许还会在你鼻尖留下淡淡“广生行”花露水味道,那份红尘娇艳,如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