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绿林好汉”这个词,也是来源于此。
大洪山横亘在德安府、承天府和襄阳府之间,沟壑纵横、林海茫茫,号称是“楚北天空第峰”。山脉西侧属于朝廷控制区,山脉东侧则为李来亨
势力范围,大洪山居荆豫要冲,汉襄咽喉,地位紧要,但仓促之间,又是春雨连绵
时节,想要迅速翻越过去,也非易事。
高功突然决定翻越大洪山北上,确实让众将都感到有些为难。这倒不是他们害怕翻越大洪山
艰苦困难,而是此时既没有掌握左镇主力
动向,又不知道随州闯军
情况,冒然北返,破坏
节帅布置
大局怎
办?
可郭君镇却安然地为众人解惑说:
“们兵进承天府调动左良玉来救,这是节帅制订
剿左上策。可是左良玉这般狡猾
人精,又怎
会重蹈傅宗龙
覆辙,轻易上当?”
动身?
“将军,要往何处动身。”
“襄阳是坚城,何况左良玉定会吸取当年被张献忠偷袭襄阳
教训,留兵防守。此时
们去襄阳,并无甚意义。”
高功双手合十,轻轻拍
两下。这名英武
青年将领,在斗笠
阴影下,显露出坚毅
神采来,他
远见虽然不及李来亨、智谋也不及方以仁,在用兵指挥上可能也要弱于郭君镇,可高
功在部众中
信义和威望,却足以令人折服。
只要高功下达命令,他部下之众,必然会不惜
切代价,为他效死不渝。
路应标终于明白,看来节帅另有布置,他皱着眉头问道:“既然这是上策,那节帅还另外布置有中策、下策吗?”
因为下着雨,天空颜色呈现
片深灰,看起来和黑夜没有多大
分别。郭君镇弓把和刀柄上都缠着
圈防滑
粗布,此时也都被雨水打湿,他捏着湿漉漉
布带,挤出
点雨水来,接着甩甩手,把这些雨滴全都甩到
地上。
闯军将士们只有少数人发出
些嘈
“现在回安陆是缓不济急,们直接向北走,从京山县翻过大洪山。插入随州和枣阳之间,切断左镇退回襄阳
归路!”
这句话不仅让路应标和冯养珠两位副将(准确说他们两人现在都是指挥个步兵标
威武将军),也让周围
中军都尉们,全都为之失色。
大家脸上或者带着惊讶,或者带着不解,纷纷问道:
“承天近在眼前,左良玉又不派兵协防,止有数千分守兵防守而已。干什要放弃眼前
承天府,费大劲儿翻过大洪山,回随州去?”
大洪山古称绿林山,是新莽时期绿林军发祥地,所谓“光武中兴,兆于绿林”,同响马出身
闯军,倒算是有渊源
地方。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