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为感谢观音老母,让大家永远记住她救苦救难恩德,便在七里桥修建
大石庵,在观音老母背
那块大岩石上建起
观音阁。所以大石庵又被称为观音塘。
苏泽边听马弈攸说故事,
边仔细看手中关于大石庵
背景资料,皱眉道:“你所说
那段故事,和历史资料中
描述,似乎存在时间上
出入啊。”
“什出入?”
苏泽指着其中段道:“这里说,大石庵始建于明代,到
清朝嘉庆二十
年,迤西道达阿明主持时,在大石旁修
个水池,并在水池四周建
石栏杆。清代咸丰同治年间,全寺被毁坏。同治十二年至光绪二年,云贵总督岑毓英、云南提督杨玉科组织重修。所以,大雄宝殿
北边有岑公祠,南边有杨公祠。到
清代,建成
门楼、戏台、韦陀殿、木结构观音殿、石观音阁、十八罗汉殿、大雄宝殿等。
“按照这段历史来看,大石庵应该是到明代才有
,而你所说
那段传说,是在汉代,这之间
时间差,少说也有
千多年啊。”
,马弈攸便将这两人当做自己
半个上司,即便苏泽出语调侃,他也笑呵呵地应付
过去。
陈希扬知道杨臣修虽然故意安排马弈攸来“监视”他们,但是马弈攸本人倒是没什坏心眼,于是故意问他
些关于大石庵
传说或典故,以缓和三人
气氛。
提到当地古迹
传说,马弈攸便又兴奋
,滔滔不绝地讲起
这大石庵
来历。
传说在汉朝,有支军队进攻而来,所到之处,战火不息,横尸遍野,
片凄凉。
半路上,军队被块移动
巨石挡住
去路,将士们上前
看,发现竟是
位白发苍苍
老婆婆背着
块巨大
石头在行走。
马弈
将士们觉得很神奇,就问她:“喂,老太婆,你怎背得动这
大
石头?”
那老婆婆笑答:“年纪大
,只能背小
石头
,你们没看见
们村
那些年轻小伙子,他们在前边走,背
石头都比
还要大。他们听说你们要来攻打
们,就打算每人向你们丢
块石头,到时候,恐怕你们
兵马都要变成肉酱
。”
将士们听,心里都有些打鼓这地方真是
不得,连
个老太婆都有这
大
力气,那年轻小伙子们岂不是更加力大无穷
?如果与当地人开战,只怕他们只有输
份啊!
如此想着,这支军队将领便命令大家偃旗息鼓,悄悄地撤军
。
后来,有人说,这位老婆婆是观音化身,来到大理帮助当地百姓避免
战乱之祸。而这
段故事,便成
大理
带妇孺皆知
“观音负石”
传说。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