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君原是芈姓熊氏,他父亲是当年楚国太子熊元,母亲是秦国公主,秦楚交恶后,他父亲逃回楚国,他则是与母亲起留在秦国,二十三岁入大秦政坛,二十六岁时与相邦吕不韦同辅佐年幼继位秦王。”余子式看向胡亥,解释道:“也就是你父王,当今陛下。”
“二十六岁就与国相邦辅佐天子?”胡亥略显诧异,秦国相邦上卿不乏有年轻世家子弟,但是大抵是担个虚名以示尊荣,真正手掌权柄却几乎是没有。年仅二十六岁,且还是楚国公子,昌平君能做到那步让人不得不震撼。
余子式轻轻笑下,“不止呢!若是光看履历,如今大秦朝堂之上所有朝臣在他面前简直是不值提,他辅国之后不久就升为御史大夫,身为三公之与相邦吕不韦并列大秦朝堂,真正权倾朝野。而后嫪毐叛国谋逆,他亲自带兵平定叛乱。年后,吕不韦罢相,昌平君熊启接替他位置,出任
秦国朝堂事儿,大抵都是静水流深,表面看着歌舞升平,细闻却能听见两声兵戈声。临近年关,散落秦国各个封地诸位王侯世家都往咸阳上书上贡,战争年代大家也很实在,丝毫不整虚,粮食、金玉、丝绸绢匹,出手全是实打实硬通货。看来诸位贵胄都很清楚,侍君之道,在于投其所好。
不过吧,也不是每个封地王侯都是那豪爽,毕竟秦国地广千里,其中总有些个王侯,比较穷。
他们表现忠心方式就比较踏实,比如大把年纪自己亲自上咸阳与秦王互诉衷肠,喝点清酒聊聊当年,总之必须在秦王跟前表现下自己忠义与清廉。
这类人群体也很庞大,比如说余子式这回奉旨迎接秦国昌平君。
连七天,余子式每次得到消息都是:昌平君在快马加鞭赶来路上,即日便可抵达咸阳。
然后昌平君就以五十岁高龄在通往咸阳大道上策马狂奔七天。
鉴于咸阳没有城墙只有城门,余子式就在那城门外边等人边和守城人连着唠七天家常,他差点就快忘自己也是个朝堂重臣而不是个门僮。
鉴于这位忠义天地可鉴老臣可能在通往咸阳大道上迷失方向,余子式第八天时候把胡亥给捎出来,两人坐在靠近城门内不远处小摊上,点两碗豆腐花边吃边等。
胡亥没见过昌平君,这其实不奇怪,因为这位三朝老臣其实已经多年未踏入咸阳步。
两人吃完豆腐花后又坐在太阳下晒会儿冬天太阳,然后实在无聊余子式顺口就把昌平君事迹和胡亥说说。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