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比北方更重理学,且士绅豪族特别爱开书院,把持着地方上基础教育。
而且,所有王朝之处,都会开“均田制”,将田均匀分给老百姓。到王朝末年,土地兼并,百姓才会民不聊生,王朝才会收不起来田税
他见胤礽虽不多,也知道胤礽很是善良,应该不忍做这些事才对。
顾炎武等来太子书信,却不知道该失望还是该叹息。
胤礽在信中承认,这环扣环计谋,都是出自他之手,甚至现在尘埃落定,执行者都不知道他真正目。
“要斩断南方士绅对南方百姓思想控制。要让他们声名狼藉,斯文扫地。”
“知这是饮鸩止渴,但毒死也不过是。”
南方士绅或许罪有应得,但胤礽不该用污蔑和逼迫不道德手段来完成目。
顾炎武不相信,以胤礽聪明才智,找不到真正证据,用合理手段光明正大清理南方豪商。
天子应该行王道,应该堂堂正正,应该心性坦荡,如日之皇皇。
阴谋诡计,只会让人扭曲。
试问太子此次用污蔑和逼迫手段达成后果,尝到甜头,今后会不会继续这做?其他人看到,又会不会模仿?这样大清官场,会不会充斥着阴谋诡计?
。看不骂死你!
你说弟弟污蔑?呵,你凭什说弟弟污蔑,你证据拿出来啊?因为那群人是文人,写文章写得好,他们就不可能是坏人吗?笑话!
你顾炎武不过如此!
虚伪!
胤禔可不管顾炎武看不看他信,反正他人会直接把信从门缝里塞进去、从围墙上方投掷进去。
胤礽没写明是,毒死不只是他,还有可能是大清朝。
但这又有什关系呢?
他必须唤醒那些民众,把他们从对士绅豪族盲目信任中打醒。
这样,他们才会去学习新东西。
康熙只想着旗人。但胤礽准备将“新百家”推到整个大清,特别是文风昌盛南方。
对小人而言,宁可错杀也不能放过;
当对天子而言,宁可放过也不能损害天子光辉形象。
所以顾炎武严厉斥责胤礽,怕胤礽坏心性。
他甚至怀疑,这些事是不是胤礽身边人背着胤礽做。
是那个包衣曹寅,还是那些阿谀奉承汉人将领?还是说,是那两个年轻满人?
就算顾炎武换地方住,只要还在大清地盘上,胤禔就能写信骚扰他。
在胤禔给顾炎武写信骂人时候,顾炎武已经接到胤礽信。
信抬头是,“拜师顾炎武先生书”。
顾炎武眉头紧皱,将信纸展平。
他对胤礽很失望。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