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夷县护粟都尉赵过……”他放下竹简,对桑弘羊拜道:“还望都尉将此人割爱,并派员前往岐山原,将之带来长安!”
桑弘羊闻言,微微皱皱眉头。
赵过?
这个名字,他连听也没有听说过。
倒是农监阳新听,瞪大
眼睛,不可思议
看着张越。
譬如减免徭役、田税,免除定
口赋。
张越眼前这几大箱子
竹简,就是起码两三千
农稷官。
若是旁人,想要从数量如此之多人里去挑选人才,恐怕得花上三五年时间,才能选到合适
人选。
桑弘羊都已经做好,帮张越去掉
些错误答案
准备。
但……
由他们负责指导百姓耕作,传播技术,并督促百姓按照时令进行生产生活。
到太宗时,对于地方上
种田能手们,国家更是无比重视。
察举制度之中,就有着‘力田’选项。
只要你会种田,而且能多打粮食。
那就能有官做。
请明公取关中农监各官名录观……”
桑弘羊闻言,在心里面为张越决定点
个赞。
汉室是个农业为主
国家,农业
兴衰,决定
地方本身
兴衰。
“去取农监名册来……”桑弘羊转身,对
个官吏吩咐道。
“诺!”对方领命而去,不多时,就带着几个官吏,挑着几个大箱子进来。
这赵过是他麾下最能干农稷官。
只是,这人平素极为不懂事,不
他还没得及开口,张越就已经走到那些箱子前,对左右问道:“敢问岐山原农稷官名册是哪些?”
从史书记载,目标人物在早年直活跃在关中西部
岐山原
带。
两个官吏闻言,看看桑弘羊,得到后者
同意后,立刻从箱子里翻出几卷竹简,递给张越,拜道:“此乃岐山原诸农稷官名册……”
张越接过来,道声谢,将打开竹简,快速
阅览起来。
很快,他就找到自己
目标。
这个官就是农稷官。
是故,汉室拥有规模庞大农稷官。
这些农稷官地位虽然很低,绝大多数,都属于斗食,也就是临时工。
但只要做得好,升迁起来,速度还是很快。
即使不得升迁,有着官方身份在身,也可以享有很多优待。
“关中诸农长、护粟校尉、保粟都尉及地方力田名册皆在此!”桑弘羊笑着对张越道:“侍中尽管挑选!”
张越听,笑道:“多谢桑公!”
大汉帝国,是个无比重视农业
社会。
从高帝开始,地方上就广设各种‘农长’,几乎每
个亭里都有
个。
这些人都是当地最会种田种田能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