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对这些西方人到来非常欢迎,在陪同他们愉快地晋见皇帝陛
所以早早准备充分说辞。他并不是为给西方使臣争取权益,而是想纠正大明朝廷不重实利而重虚名官僚作风,这第步虽然难,可是迈出去,后人就有借鉴依据。
朱湘儿那番话提醒他,皇上如今不在京中,少许多掣肘,南京六部不及北京六部权势之大,比较好对付,只要克服这关,有先例可循,以后朝廷再行事就有许多便利。
杨凌没想到南京六部这些*员倒比北京六部官吏更加务实,事情进行异常顺利,南京六部老头子们虽然也提出异议,但是杨凌只是稍加解释,他们就不再多言。
原来,这些江南官儿背后或多或少都依附着许多江南豪门大贾,所以江南*员重商态度比起北方*员来要强上十倍。资本主义之所以能在西欧腾飞,就得力于重商主义推行,那是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重要前提。
然而大明呢,却直重农抑商,以至于地租、高利贷远比兴办工商更有吸引力。就拿那些最著名徽商、晋商来说,他们发财之后,同样是广置田地、开办当铺,使集中到他们手中巨额财富重新归流入传统产业,阻碍财富向产业资本转化可能。
这种意识,在北方、在内陆尤其严重,然而江南却是个例外,江南地区本来就多大商贾,自解禁开海以来,杨凌以内厂为倚仗开办交通运输业,兼营各种产业。
为形成共同利益、确保这个强大利益团体不会因人而废,他在北方拉拢许多皇亲国戚包括当今皇帝入股经商,在南方由成绮韵牵头,首先联合各地大商贾豪门,随即以他们为枝干,把更多士绅名流和官吏们吸引进来。
如今,这项利益共享、共同经商股份制经商路子终于开花结果,就是南京六部那些*员们也已经被或多或少地渗透影响着,改变着他们落后腐朽思想观念。
大明朝原有项规定,四品以上*员不许经商,但是现在这项制度已经名存实亡。京里面,正德开有皇店,成国公、武定侯、寿宁侯这些勋戚们在经商,*员们虽偷偷摸摸不敢张扬,其实也大多经营着些生意。
到江南更是许多*员在经商,尤其是许多四品以上*员,包括从京官任上退仕*员们,都在开办各式各样商铺、作坊、海运、陆运,他们在官场上有门生故旧,有好友同僚,再通过他们渗透和影响,江南人思想正在活跃起来,开始产生翻天覆地大变化,尽管这种无形东西是看不到摸不着。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