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向刘瑾拱拱手道:“刘公公重律法、慎施恩,不计个人名利,心为朝廷,这也是向刘公公学习呀。《孝宗实录》编成,按照旧例参加编纂翰林们都应该得到提升,刘公公不是只赏银子,把十六位翰林调到南京六部去?”
翰林院大半掌握在杨廷和手中,刘瑾恨那些翰林们假清高,不肯巴结顺从自己,结果实录编成,按照规定这些翰林职称也该升,工资也该长,他却笑眯眯地每人赏些银子,然后明升暗降,全部打发到南京六部养老去。
那些翰林会干什?会玩弄
稷千秋,而是为在他任上有显著政绩,所以急功近利在所难免。
他要仅仅是能上报给皇上组显著数字以彰显他治政能力罢,所以派去清丈*员都带着指标,不管有没有被贪污土地,你清不出来就是失职,就要入狱,这些人自然凶神恶煞,到地方不问青红皂白,只管收剿土地,难免要酿成民变。
刘瑾被杨慎指责脸上挂不住,他阴阳怪气地道:“杨大人刚刚入朝,有些规矩可能还不明白。你是吏部都给事中,不是户部,是不是捞过界?做官做事,不合规矩哪儿成呐?”
杨慎微微笑,向他深施礼道:“公公,说到规矩,公公是司礼监太监,来内阁听政好像就不合规矩吧?这手,是不是比下官伸更远?”
“你?!”刘瑾“砰”地拍桌子,怒指着杨慎半晌,忽然气极发笑,把袖子拂道:“孺口小儿,咱家懒得和你计较!”
黄景冷笑道:“公公大人大量,不和你计较,倒要和你计较计较。你既然管户部事,那就来问问你吏部差。兵部提交十二名将领调迁名单,还有原六省总督杨凌留在各省‘千人队’士军归返原籍提议,为何被你压下,鸡蛋里挑骨头,就是不给呈到御前?十二名将领,被你通过只有三人吧?”
杨慎笑吟吟地道:“这个,倒正是在下职责之内,十二名将领,大多寸功未立,无功而赏迁,向无此例,*员乃皇上治国之臂指,干系重大,下官得详查。”
“无功不赏?如果百十年不曾作战,将领便再无升迁?积累资历升不得官?”
这十二名被提升军官要是早就投靠刘瑾人,要是最近给刘瑾送重礼交托买官,象周德安等三人,虽说是送重礼买通,好歹确有战绩,杨慎也不能全压下来不报,其他庸吏他是能拖就拖。
听黄景话,杨慎道:“恩赏过滥,则*员不知恩重,现在*员并无那许多空缺,积历升官有何必要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