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不是普通干旱,在明朝这段时间有历史记录三百个旱灾县里面,百七十个是完全绝产赤地千里模式。
而明朝总共千百个县。
全国有历史记载,近三分之县大旱,五分之绝产,这还不算那
不过到崇祯后期,就连这带粮价也,bao涨到二两以上,但那次就不完全是士绅囤积居奇,而是整个国家粮食供应已经严重不足,那时候几乎已经可以说是地主家也没有余粮。
这次水灾根本不值提,因为本身就在个完好基础上,但接下来这样不断发生灾害,会迅速掏空蛀蚀这个基础,那时候当灾害再次降临时候,哪怕就是这样等级,也样会造成毁灭。这次可以让士绅们拿出四十万石,可明年如果继续发生此类灾害,再想让他们拿出同样,他们也拿不出,他们确都有存粮,但只要连续三年这样灾害,地主家也样没有余粮。
就是真把他们人头摆在桌上,他们也样拿不出。
银子他们确不缺。
但粮食那时候他们真得也无能为力。
“杨都督,顾家会照做,现在老朽可以走吧?”
顾天叙最后个看完,然后把名单往旁边推,阴沉着脸说道。
“笋洲公请便。”
杨信说道。
紧接着其他人也纷纷告辞。
明末旱灾很重要点,就是把江浙湖广产粮区全部囊括,这带不是年两年,而是整整持续七年,就像片死亡阴云般,在整个从太湖周围到洞庭湖周围,从浙江南部到淮河沿岸,就这样不停游荡,这个地方稍微喘口气另个地方就大面积绝产。
最终在这漫长七年里,把这片原本主要产粮区元气耗尽。
当然,北方更狠。
但北方终究不是主要产粮区。
真正彻底毁大明,就是这片产粮区元气耗尽。
这就可以,他们总共认捐四十万石,这些米可以在最短时间分到灾民手中,四十万石可以让这三县灾民支撑个月,而个月后基本上外地米就可以大量涌入,八钱石限价,那些士绅同样平价出售大米保证市场上供应量,基本上就可以维持正常。说到底苏州不是纯粹农业城市,这是大明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工业区,苏州灾区最大问题就是城市工人太多,这些工人本身就没有存粮,但手中并不缺少买米银子。
他们怕只是士绅囤积居奇,让粮价飞涨到他们无法承受而已。
两六钱很高。
上次水灾也涨到这个价格。
虽然这个价格对于北方来说,只是个正常略高价格。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