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已至此,南直隶巡按御史、吴江县令、苏州知府各执词,令人无从判断。
经过内阁商议,奏请皇帝同意,内阁最后决定由都察院派出御史到苏州视察灾情,顺道将这桩是非厘清。
趁着这个机会,右都御使丘濬就推荐唐泛,其中也不乏有让小弟子远离京城漩涡,暂避风头之意。
如今唐泛在京城已经很难有所作为,耗着也是耗着,还不如到外面多走走,说不定还能迎来转机。
此事很快得到成化帝首肯,兴许在他看来,唐泛专长还在于断案上,而非给太子讲学,所以现在地方上出现悬案难题,不用别人提醒,皇帝头个想到就是唐泛。
案件起因,是成化十八年,也就是去年春夏之交时,接连数月无雨,很多田地都荒芜干涸,庄稼没法存货,纷纷枯萎,不过这还不算什,苏州府向来富庶,粮仓储备丰富,几个月饥荒还是可以熬过去,但到当年夏秋之时,又突然连降,bao雨,导致太湖泛滥成灾。
这下,不仅田地完全没法耕种,连民居也全都被淹没,洪水久久不退,又导致瘟疫传播,灾情十分严重。
当时朝廷就让苏州府开仓赈灾,又令南直隶巡按御史从旁协助巡查,之后经过个冬天,照理说情况也应当有所好转。
不过按照规矩,此事过后,朝廷这边还得再派下位御史进行巡查,将赈灾成果奏报,这是为避免地方官相互勾结欺瞒朝廷,也是应有之义。
但就在此时,却闹出桩公案——
这对唐泛而言,是好事,也是坏事。
好地方在于就连皇帝也不得不承认他是名能吏,不同于其他碌碌无为,随时可以取代*员,唐泛是真正派得上用场。
坏处就是皇帝对他印象也就此定格,有能耐不等于有德行,能够治国平天下,终究还是需要才德兼备大臣。也就是说,当今天子在位日,唐泛就日不可能入阁。
南直隶巡按御史与吴江县令先后上疏,弹劾对方。
南直隶巡按御史杨济弹劾吴江县令陈銮赈灾不力,吴江县令则反驳说自己已经尽力,只是上面拨钱粮不够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暗示对方站着说话不腰疼。
这两人各执词,互不相让,朝廷便下令让苏州知府胡文藻上疏陈词,胡文藻却表示自己并不知情,还说吴江等地从水灾之后没多久,苏州府就已经开仓放粮,论理应当是足够赈灾。
只是他辩解太过苍白无力,并不能以此证明自己清白,反倒让朝廷觉得他在推诿责任。
不过单凭这些奏疏,也很难看清真相。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