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制结束后,甘州笑道,“年年这算不算是作弊?”
余年不太好意思,“小时候背过家史,里面有这件事记载,当时就非常佩服恭少卿惩*除恶,
身正气。”
过两天,这个节目在国家台播出,因着余年
原因,微博上讨论
热度持续走高。
“——还真有人信余年有真才实学?不过是节目组给台本,照着背
遍,再念出来就行,识字
都能做到!说实话,为
艹人设,也是勤勤恳恳尽心尽力
,这种节目都愿意接。”
“——啊啊啊啊年年穿白色中山装太特
好看
!坐在那里讲述这些古老东西
来历故事时,
只想原地昏厥!原本是为
看年年,结果看着看着,真心喜欢这些古董文物
故事!等追第二期!”
水洗笔,日常使用频率很高,以瓷质多见,如传世不足十件汝窑天青釉笔洗,就极为珍贵。瓷质传世量最多,您这
件,是玉质。”
老人点头,“是。”
余年继续道,“您这件,是秋蝉桐叶玉笔洗,生动活泼,玲珑有加,器身雕琢成
片被折枝托着
内卷桐叶,叶脉清晰,秋蝉栖息于叶面上,栩栩如生。”
老人握着话筒,“小老师眼力好,说得非常对。这笔洗,从先祖起,就代代作为传家宝传
下来。不过,
想考考您。”
主持人是国家台名嘴,连忙笑道,“
们
小老师要做好准备
,考题来
!”
“——节目组请人请得对,余年不愧是
老人问道:“您可知道这笔洗来历?”
余年笑道,“老爷子,您这考不到。”他眉目神飞,字句清楚,“这笔洗
顶部有
个印,是‘浮光斋’三个字。以‘浮光’这个名字为书斋名
,只有史上
太子太傅余怀南。余怀南落自己名字时,习惯将‘南’字
弯勾处,封
半
口。您仔细看您
笔洗,那个南字肯定是这样
。”
大屏幕上出现底印
高清大图,果然如余年所说,南字底部,封
半
口。
余年继续道,“余怀南生只用过三个笔洗,您手里这个,是第二个,出自当时
玉雕大师夏叔。他自用十
年后,将这个笔洗送给
个名叫恭季阳
人,叮嘱说,望季阳如笔洗净墨
般,荡尽天下污浊。这个人后来官至大理寺少卿,史书上也能翻出这个姓名。”
老人脸上是掩不住惊讶,连声道,“您说
全对!甚至比
知道
还要详细!祖上确实姓恭名季阳!笔洗传家,
父亲小时候,听
爷爷讲这个故事。
小时候,
父亲也跟
说过这个故事。”他看向主持人,“
算是心服口服
,小老师果然厉害!”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