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节度,吴都统有军令,请前军趁此时机大举架设浮桥。”名摇铃赤心骑飞驰而来,沿途对上各层口令后直达李彦仙大纛下,却只是简单言。
李彦仙稍思索,便当场会意,然后即刻将军令向本部传达:“传令各部,向前逼近河边,架设浮桥,但无令不可擅自渡河出击。”
前军各部不敢怠慢,即刻行动,而本就前突到河边董先牛皋二将闻讯后刚刚准备架桥,准备好木筏长木还没拖出来呢,马上就又收到新专门军令,乃是说李彦仙允许二部发出小股精锐渡河,为王德王节度分担压力。
王德先锋陷阵,催动本部士气如虹,首当其冲阿里部虽然猝不及防,度动摇,但有赖于阿里本人威望与战场经验,以及其部核心部众战术素质,还是立即重整军队,双方旋即在牛毛细雨中于石桥前小坡上陷入肉搏苦战。
从这个角度来说,王德父子突击似乎并没有成功。
但实际上,从更大层面上而言,王德父子这次冲锋陷阵却是意义非凡。
首先便是大大鼓舞全局士气……这根本不用多说,自古以来,先登之士、陷阵之兵,皆为全军所重,王德以节度使之尊,父子三人冲锋在前,对敌军之震动,对本军之激励毋庸多言。
而且随着战事开始,太阳东升,牛毛细雨对云层后阳光遮蔽作用又有限,那愈发明亮视野下,石桥前小坡地这个本来就是两军最瞩目地方,又是首先接战之地,自然吸引战场上最多份注意力,便是看不到此处各部也都派出斥候不停探求此处战况消息。
转回眼前,小坡陷入苦战后,战线起伏不定,而王德和他两个儿子则仗着自己骁勇与全身重甲,领着几十骑在战线上往来冲锋不停,左向救援被困下属,右向冲散金军大股反扑攻势,父子三人率精锐亲卫为其首,宛如刀刃,锋锐不可当,而其身后骑兵虽然不断伤亡消散,却又不断从渡河而来军士中汇集增加,好像有什根系连着太平河般,使之无穷无尽。
另边,阿里亲自临阵督战,指挥妥当,不停调度部队对前线施加压力,竟然也使得王德父子疲于奔命,部队难以展开。
而这等惨烈战事细节,以战场之大,当然不可能为两军观望者所知,但他们依然能看到王德大旗往来左右移动不停,看到双方战线起伏不定,看到阿里将旗距离王德大旗最近时不过区区两三百步,却始终难以再相互靠近。
然后,凭借着自己经验判断出战事激烈。
而这就引出来王德此次先锋出战第二个重大作用。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