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命根子吗?怎大明朝老百姓偏偏要弃之如敝屣呢?
如果说农税高,老百姓负担不起,还好理解,但大明朝农税向来不高,零七八糟各种捐税加起来,从没超过二十税时候,怎也不至于负担不起吧。
后来才知道,不是老百姓甘做无产者,而是因为徭役之重,甚至超过税粮。徭役是按照田亩数分担,具体内容五花八门,从千里之外押运征收几百块城砖送往北京,可能是将南方生产军需,送到北方前线去;也可能是到驿馆服役半年,也可能是给官府老爷抬轿子半年——轮到那种千里运送差事家庭,结局往往是破产;即使是后者,也严重影响老百姓个人生产劳动,令他们不胜骚扰!
但是,达官贵人们却享有优免劳役权利,旦成为他们家丁、庄佃甚至奴仆,便可在其荫蔽之下,免充国家差役。难以为继农民往往投献与贵人门下,以求躲避差役苦累。甚至中小地主,为免受官府骚扰,倚仗官家权势,也加入到投献大军,成为名光荣家丁。
投献恶果显而易见,令朝廷税收减少外,可动员免费劳役也越来越少,于是只能加派给剩下人,剩下人走投无路,只好也效仿投献,其风愈演愈烈,令人不禁担心,如此下去,朝廷该向谁征税?又该用什人修黄河、筑长城、运粮米呢?
所以自洪武年间,直到现在,历代皇帝基本都下过严禁投献圣旨,命‘投献之田充公,投献之人充军’。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投献者与纳献者只要走遍典卖文契程序,便可以合法买卖外衣,掩盖非法投献事实。
※※※
大明朝立国百七十年,投献之风从未停止,只不过投献对象,已经从国初时候皇亲国戚、勋贵武将,转变为现在文官群体……这没有什好奇怪,藩王皇亲被猪样豢养,武将勋贵也早失去昔日荣光,在进士出身文官面前卑躬屈膝,苟延残喘着,这样‘贵人’本身都容易被文官欺凌鱼肉,自然无法承担庇护责任。
所以老百姓纷纷转投*员门下,基本上‘士登乡举,辄皆受投献为富人。’比如说沈默,中解元以后,便有上百人来他家投献,平均哪个也带着十亩八亩地。最多个是那个刘老六,据说有良田二百亩,就是这样比他还富小地主,却甘心委身于他家,当起门房,此等荒诞景象,若非亲见,焉能相信?
当沈默中状元,成为震古烁今沈六首后,投献之人更是接踵而至,他虽然十分不喜,却不能和社会风气相悖,只好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