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看上党长平大战遗迹,可你做到武安君白起那般深谋远虑?没有!你嬴政多像那个颇有几分迂阔乐毅,心只想以“化齐”结束灭国之战,结果如何?非但没有化得齐国,反倒是六年不下座孤城,最终导致齐国死灰复燃。
战场便是战场,打仗便是打仗。打仗要流血,要死人,要歼灭敌方;而不会是不流血地感化对方。身在战场却心在感化,何其迂腐哉!政治战也样,你嬴政灭人之国,夺人之地,毁人之社稷,还打算教他们真正地服从你新政,做你驯服臣民,当真岂有此理哉!若是秦国被灭,你嬴政能甘心臣服于人?当初若看透此点,看透复辟势力之顽韧,自当留下老秦人根基力量。若当真有三百万老秦人在,只怕六国贵族也未必敢如此猖獗。你嬴政今日才清醒事,六国贵族只怕早早已看到。否则,那多接踵而来谶言流言刻字,纷纷说秦政必亡嬴政当死,其根基何在?由此看去,若果真有日复辟势力大举起事,安知不是自己方略缺失所诱发?嬴政生历经大风大浪,何惧决战,然则,对此等因自己犯错而诱发决战,嬴政却感到钻心地痛楚……
思绪潮涌,嬴政皇帝很有些埋怨李斯。
皇帝想不通件事:如此重大隐患,李斯又如此清楚地解,为何不早日说出来?是他这个皇帝不容人言?清醒地说,自己这个皇帝对言路尚算是广泛接纳,至少,不足以使李斯这样首席大臣缄口不言。是李斯没有看到这隐患巨大风险?以李斯敏锐透彻,以及今日说及这隐患时忧虑与对老秦人口散布熟悉,不能说李斯没有想到。是李斯在选择进言最好时机?不会也。果然在选择时机,岂不是说李斯连防患未然未雨绸缪这样谋划意识都没有?那,究竟是何等原因使李斯直没有提出这个如此重大失误?嬴政皇帝时想不明白。自李斯用事以来,二十余年中李斯始终与自己保持着惊人致。即或是反复回想,嬴政皇帝仍然想不出李斯与自己曾经有过何等重大歧见。当然,《谏逐客书》那次不算,那时李斯还没有进入中枢。嬴政皇帝曾经为此深以为欣慰,几乎时常有种先祖孝公与商君君臣知己感喟。若非如此,皇室如何能与李斯家族结成互婚互嫁多重联姻关系?嬴政皇帝自来秉性刚烈明澈,若非深感投合,绝不会基于巩固权力而去结婚姻之盟。在嬴政皇帝内心,也从来没有将这种君臣私议带入国政。也就是说,从来没有因为姻亲关系而不加辨识地认可过李斯。之所以每次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