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这个“罪人”具有最特殊身份,他也不可能改变自己本色。二十多年后,当商鞅敏锐觉察到这种“敬而远之”时,这种伤口已经成难以填补鸿沟。
对人心人情人事洞察,商鞅是无与伦比,这种沟壑他看得很清楚。商鞅过人处,正在于他不会在大局上迷失自己。留在国中,与新君貌合神离,上下不同心,岂能再创大业?况且,新君嬴驷已经完全成熟,自己这个“镇主”权臣留在国中,反倒多有不便。更重要是,秦孝公临终前嘱托——嬴驷能扶则扶,不能扶则商君自立为秦公——使商鞅处于种微妙难堪地位。这个嘱托是当众说,大臣们都知道,商鞅也认为这是秦孝公肺腑之言。论能力,论实力,论威望,论民意,商鞅都可以做到废嬴驷而自立。按商鞅本色品格,也绝不会顾忌天下非议与旧贵族骂声。假若嬴驷真不堪重任,商鞅是会那样做,而且毫不犹豫,做得干净利落。
但是,如今嬴驷完全可担大任,且对新法力维护,自己如何能因嬴驷与自己“不合”而发难?如果商鞅是个以权力为第生命人,也许恰恰这个“不合”,便是发难最大理由。但是,商鞅毕生追求恰恰是功业,而不是权力。功业完成之后,仅仅为保持权力而倾轧,何谈顶天立地之名士?既然认可嬴驷,就应当为他开道,让他放开手脚去做。朝天子朝臣,是明君岂怕找不到良才辅佐?留在国中,嬴驷坐立不安,非议也会纷至沓来,对自己不利事小,引起裂痕内乱事大。
商鞅辞官,还有个因素,就是想引出那些神秘影子。
除秘密活动公孙贾,商鞅对嬴虔和甘龙死始终感到蹊跷,尤其在知道秦孝公那次“元老宴”真实意图之后,更是疑虑重重。假如这些“该死”者都没有死,他们显然是将希望寄托在嬴驷身上。难道这些人发现什?笃定嬴驷会支持他们?如果是这样,商鞅倒想看看他们究竟要做什。自己辞官,无疑会引得他们早日出来,若有不测,自己也来得及收拾。
次日清晨,刚刚举行完嬴驷即位大典,商鞅就将辞官书交给国府长史。
大典结束,嬴驷没有接见任何大臣,就径自回到书房。他不急于和任何人共商国是,他要看看动静,因为他嗅到股异常味道——昨天夜里,他书案上突然出现卷没有具名《请举遗民书》!方才,长史又呈来商君《辞官书》。他觉得应当好好想想,绝不能轻易动作。
宫中很空旷很冷落。公父拨旧人,嬴驷个都没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