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赐履虽然知道审时度势,但他为人贵在正直,所以坦然说道:“苏中堂为人*猾,好钻营,以往谋政确有许多不当不实之处,但罪不至死,更不及株连九族。鳌少保真是睚眦必报
性子。”
明珠有些不以为然:“都是丘之貉。苏克萨哈如今势单所以才会出此下策,想以辞政保全自己,可是以往他得势之时,也害
不少人,手上沾
血又比鳌拜少几滴?若是他有朝
日再得
势,怕是更加难对付。他与
乾清宫南书房内,皇上召集安亲王岳乐、秘书院侍读学士熊赐履,以及内大臣索额图,另有费扬古、明珠等人正在讨论鳌拜刚刚呈上
折子。
鳌拜此次行事越发雷厉风行,只天之内就将苏克萨哈之案审结,共列
二十四项大罪,非要以凌迟之刑将苏克萨哈法办,并且要株连九族。
这是要将苏克萨哈窝连根端
去。
皇上虽然也不喜欢苏克萨哈为人,但是却觉得此次他能在自己亲政后主动辞去辅臣之职其实是在暗中帮衬自己,以退政来保身,就算以往有再大
罪过,这人都要退
,还何苦揪着不放呢。
皇上心中如此想,却没有立时表态,他先是把目光投向安亲王,而安亲王端着茶盏慢慢品着,显然并不急于开口,于是皇上只得又看向熊赐履。
熊赐履是顺治十五年庶吉士,进士出身,是朝中
年轻才俊,也是父皇当年说过可以接替翰林院掌院大学士王熙
人选。
王熙有才,是汉官中佼佼者,也是父皇最信任
汉官,其父王崇简曾官至礼部尚书、太子太保。父子两人同朝为官,颇受父皇
信赖。只是可惜,因为父皇在驾崩前
真正遗诏是由他代笔
,普天之下也只有他知道父皇真正
遗愿,所以当太皇太后代拟
那份“罪己诏”出世后,王熙即使再有才,也不可能再在朝中为官
。
在辅臣柄国七年间,所有汉臣都受到
无情
打压,熊赐履作为政坛新客只得暗自蛰伏,不问政事,潜心问学,在康熙六年完成
自己第
部重要
理学著作《闲道录》。
正是这部书,让同样喜欢理学康熙大加赞赏,于是熊赐履开始进入少年天子揽才
视线中。
在来到皇上身边任侍读之后,熊赐履又进呈份《万言疏》。该疏对顺治后期、康熙初年
时政特别是四大辅臣推行
种种政策提出尖锐批评,更明确提出治乱本原之地,“亦在乎朝廷而已”。建议少年天子加强儒学修养,以程朱理学为清廷“敷政出治之本”。正是这道奏疏,使康熙皇帝对熊赐履刮目相看,在亲政之后当即授其为秘书院侍读学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