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年间则是高官主持考试。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演就老是和珅去主持考试,和珅相当于宰相。这样来,科举制经过文帝、炀帝、太宗、武则天、玄宗几代皇帝,逐渐就形成,它形成在中国历史上是件非常大事儿。
科举制形成作用有这些个。第,冲破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王、谢、袁、萧”,那几大姓,以前这帮家伙是垄断仕途。现在不行,科举抑制门阀,扩大官吏来源。实际上也起到缓和阶级矛盾作用。因为庶族地主也能够通过科举做官,不再嫉妒高门大阀里那些个生下来就能当官窝囊废,以后纯靠本事吃饭。
第二,提高*员文化素质。它把读书、考试跟做官联系起来,所以提高*员文化素质。原来那种目不识丁人,再做官可能性就不存在。当然唐朝实际上选拔*员还是以士族子弟为主,并不以科举制为主,而且即使科举制也有身份限制,农民就不行。到宋朝才开始英雄不问出处,谁都可以参加,挖完煤去考考,考上照样飞黄腾达。
另外,在唐朝科举考试不是你想考,考就能考上,它是非常难。当时分进士,明经这两科,明经科就是填空,子曰什时习之,你填个学而就完。但是明经好考,所以考上之后也做不大官。
进士就特别不好考。诗词曲赋,时务策,国家大政方针,该不该开奥运,你得写篇论文。唐朝人讲话叫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30岁考中明经属于老明经,因为那玩意儿简单,50岁考中进士却属于年轻进士,因为那个难。唐朝人平均寿命是29,要50岁考中进士,是什概念,得跟人拼寿命吧。等你把别人都拼死,你活得最长,叼着人参做完卷子考上之后,回顾起来等于是辈子都在考试。文人全都辈子去考试,还有工夫琢磨怎造反吗。读书人不琢磨造反,剩帮被人卖还帮你数钱文盲,就更别反!
所以唐太宗最爱干事儿就是巡查考场。那个考试不像现在高考似,是年年都考,那时考进士是三年考。唐太宗每次去看考场,看大家兴高采烈地来,然后垂头丧气地回去;三年后又兴高采烈来,然后又垂头丧气地回去,三年后再来次。眼瞅着这帮人黑头发给考成白头发。唐太宗就身心十分愉悦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你们都上当,掉圈套里。然后唐朝人就写诗“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你让他考试,让他考不上,给他个希望,他又考不上,这个哥们儿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