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们来说,拿佛教来与基督教比较是没有意义
。佛教就是佛教,而佛法就是
们
修行。当
们抱持着
颗清净心来修行时,
们甚至没有自觉到自己正在修行。
尽管这个国家有许多人对佛教感兴趣,但只有为数不多人对佛教
清净形式感兴趣。大部分
人感兴趣
是佛教
教法或哲学。他们把教法或哲学拿来与别
宗教比较,然后指出佛教在理性上更站得住脚。
但是,到底佛教在哲学上是不是更深刻、更上乘、更完美,其实这些都无关宏旨,让修行保持在清净形式才是
们
目
。有时候
会觉得,不知道佛教实为何物却大谈佛教
教法或哲学有多
完美,这形同
种亵渎。
禅修之前,先正本清源
在个群体中,禅修对佛教来说是最重要
事,因为这种修行是最本源
生活方式。不正本清源,就无法品味
们这个人生努力
结果。
们
努力必须是有意义
,要知道
们努力
意义何在,就必须找出
们努力
本源。在
解本源之前,不应计较自己努力
成果。如果本源不清净
话,
们
努力就不会是清净
,而结果也就不会尽如人意。
但们要是能归复真实本性,并以此为基础,努力不懈,
们就能
刻
刻、
日
日、
年
年地品味
们努力
成果,这是
们应该品味人生
方式。那些只是执著于努力
成果
人们,将没有任何机会去品味,因为成果永远不会到来。但如果你
努力是
刹那接着
刹那,从你
清净本源流泻出来,那
你做
任何事情都会有益处,而你也会对你所做
任何事情感到满意。
用清净心打坐
禅修目
是归复清净
生活方式,超越
切
得失心以及名利之心。
们修行
目
只是为
保持真实本性
本来面貌。
们不需要用知性去分析
们
清净本性,因为本性超越知性
理解之外。
们也不需要去欣赏本性,因为它超越
们
欣赏之外。所以,只管打坐吧!抱持着最清净
动机,静默得
如
们
原初本性,这就是
们应有
修行方式。
在禅堂里,们不应该遐想些什
,
们来这里只是为
打坐。坐禅结束后,
们会互相分享
下,然后就回家去。但
们会把日常生活视为
们清净修行
延续,并从中享受到人生
乐趣。这看似平常,却是很不平常
。
不管去哪里,都会有人问
:“佛教是什
?”他们把手上
笔记本打开,准备好要记下
回答。
感觉各位可想而知!但在这里,
们只是坐禅。这是
们唯
要做
,而这种修行也带给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