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篇有文采、有见地、切实可行文章被考官分到书案另侧,预备评入二甲。
李阁老面挑文章面笑着说:“只怪之前朝上论农商本末论得太多,又有宋、桓二人《国富论》在市面上流行,就如同考试前透题目似。今科殿试佳作太多,老夫都要挑花眼。”
工部尚书吴中含笑应道:“倒要恭喜大人能得到这许多才子做门生。看有些学生策对中极有见地,不只囿于朝上和桓宋之议,将来入得朝中,也必定是可托国事之才。”
他判那摞卷子中便有答得出色,卷上不只写到农本之重,通商之利,兴工之用,而是举汉中经济园办学院、教百姓读书之例,跳出工商农三者互利之囿而议士农工商四民体,论厚工商之利不止可以惠农,更可以兴地读书风气。
这份卷子立意又比那些只写如何聚财富又高筹,这殿试文章又不论文笔,惟务直叙,单看其策对中显露胸襟,此卷便足可推
“臣对:臣闻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归心于农……王法必本于农。”
“臣闻农者,天下之本也,而王政所由起也,古之为国者未尝敢忽……行抑末之术,以驱游民……”
内阁、两院、六部九卿诸位读卷官皆坐在文华殿侧殿,翻阅着分到手头考卷。
这场考试题目正是是朝廷议论已久理财之政,满京乃致天下文人都听过“重农”与“重商”两派之争;后又有庶吉士印力持“工商皆本”宋桓文集四处散发;是以不论考生们偏向哪派,倒都已读不少支持其理论文章,答出对策亦是言之有物。
只是……如今天下之势、圣上之心,已不在重本抑末之政上。
考官们将那些只重农桑衣食之本,为将百姓众导回田地而欲使朝廷立法抑商文章都压在下方,而将更适合如今朝廷所需安民富民之法往前排排——
如今京里正兴建“经济园”,汉中府“以工资农,以商厚工”,变末富为本富事业做得也正成功,宋时又挟三元重名,是以如今文人眼光渐开,已不满足于“重农本”之说,呈上对策中也有许多受《国富论》影响。
“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
更多答卷已把重点从单纯以农桑为本中放开,看到兴工、通商以至富安天下可能——“财者,民之心也,财散则民聚。民者,邦之本业,本固则邦宁”。为此正当省征发、轻关市、兴工业,开资财之源,藏富于民……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