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叹道:“宁兄、傅兄所言极有道理,不过于实学留心较多,不通曲词,来日还要请人改写。到时候再仔细商议,将这文章悯农之意贯通到杂剧中吧。”
剧本要是写得好,悲剧也不要紧啊!反正搬演结束之后,他还能直接原班人马上去打广告。
宋时按着那本剧本,求贤若渴地望向两位御史:“却不知吾兄可有熟识名家,能改好这个故事?”
他以前写都是恋爱剧本,其中还有他跟桓凌友情客串,为两人精英大臣形象,不太好在朝中请人写稿。不过如今这本戏立意又高,内容更是和谐到能直接发晋江文献网上,就是把这搞子寄到京里,请杂剧大师改写也没问题!
他切切看着眼前两位御史,眼中片真诚,要以真心换真人。
丰产之法推广至国朝十三省地方责任,到时候各州县都粮食丰足如此,不能再如这般转卖邻省,诸位身为国家重臣,当如何稳定物价?”
事情不落到自己身上时候,他们还有心挑剔文笔、故事不够生动,隔岸观火般看人为此事为难。但念转到自己身上,可就没有之前那般轻松心态,只思及此,便不觉眉头紧皱。
——之前只想着将种嘉禾法传遍中国,就能使天下粮仓丰实,百姓安居乐业,如今被宋大人笔下故事提点,才意识到这繁华背后也有危机。
《魏郑公谏录》曰:居安忘危,处治忘乱,不能长久。
安史之乱,靖康之耻,哪个不是烈火烹油繁华盛世之中忽然,bao发离乱?
有!
宁御史回握住他手,同样激情地说:“宋兄便不提,们也要替你推荐佳人。你可听
翰林、户部诸人方为储相、方主农政,于此事都是切切相关,不觉顺着他说法思考下去,忧心起来年若谷价大跌,该如何维护种田人家生计。
两位御史不专民政,却是看着他那篇短文感叹道:“宋兄忧国忧民之心,于斯可见。方才见这文章,听君语,才知丰年亦有可忧之处,直如醍醐灌顶。惜乎这文章前半篇意思深长,后半篇倒有些落入俗套。若只将前面谷贱伤农之笔独立成篇,却好是部讽喻劝世佳作。”
是,前半部是选入语文课本名篇改编,后半部是他给府里公平仓打硬广,高下自然有区别。
但宋时脸上全然不见愧色,坦坦荡荡地说:“亦是为劝百姓而作此文,结尾处文气丕变,亦是无可奈何之事。”
这样好文章,若只作成部劝农杂剧倒可惜,应该作篇劝官府朝廷爱惜百姓杂剧,方对得起他开篇立意与深情致致文笔。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