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面介绍着这片试验田情况,当先下车,引着领导们向田里走去。
他和桓凌年轻力壮,片腿就落到地面,轻盈地踏着田间高低不平地小路前行。王府左右长使还没下车就赶紧吩咐人拿滑杆来抬周王和杨大人,不过杨大人年纪虽长几十岁,身手却还利落,踩着脚凳下车,便自己拎起衣摆走向田间。
牌子上写虽然精细,可对于平日不事农桑中枢大员而言,却有些琐碎难懂,还不如地上那片黄嫩嫩新冒头豆芽吸引人。
地里麦子已收割罄尽,麦穗也不知被妇孺捡过几轮,连麦秸都被农户抱回去当作柴禾,地面重新平整过,种上茬大豆。此时地里大豆才出芽,颗颗黄色双瓣小苗从土中冒头,在风中轻轻颤抖,孱细纤细得可怜。
土地被道道深沟交错割开,沟渠中都有水光流动,田埂内成块田土被深耕过,露出底下黄棕色
五月初在大郑朝是个小长假,宋时在福建讲学时就都是捡着这劳动节讲。
虽说地方公务人员不能像京官样安安稳稳地歇假,但其实如果没有紧要案件、没有领导突然莅临检察之类问题强迫进入加班状态,每天早晚点个卯就能回去歇着。
杨巡抚虽然很想直奔宋大人实验田,终究念端午佳节份上,容汉中府下属们安安稳稳地吃粽子、喝雄黄酒、洗百草浴,转天闲下来才传召他。
正经节日已经过完,也该引上司去看看他那“试验田”是什样。
他们人都住在王府里,有什动作自然要向周王通报声。周王听得他们要下田视察,便也主动提出要与他们道去看看民生疾苦。
亲王出行,两位左右长使都要跟着,桓凌这个做向导自然要随行。行人收拾车驾行李,备下便装,周王车驾上甚至还带些踏青时用吃食、玩器,足足准备四辆大车,赶在转天早天色尚半昏昧时出城,到城北片山地实验田所在地视察。
那片地在天台山脚下,却无溪渠经过,缺乏地表水,正是靠引井水灌田浇地。
试验田四至处钉着木牌,上面写清四至、田地面积、土质、雨水、浇地方式、栽种作物、所用肥料、种田人姓名等事。
宋时远远便认出牌子,指着牌子对车里杨大人说:“大人请看,那牌子所竖之处,就是天台山第试验田。”
这座田位在天台山脚下,没有地形雨加持,雨水量只能算中等。但这里有口井,方便农户取水浇地,即便大旱天井水也不枯,土地产出年能有石以上,还不算瓜茄豆菜之类,也算得上良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