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扬手摆:“周王殿下爱民如子,岂肯为修王府而劳动这些人,耽搁百姓们做生活?俞书办替盯着烧白云石事,雇些觅汉来分拣、清洗石块便是,需用多少银子,你回头写个文书,开会时报上来,本府给你批银子。”
还要写什文书?还要开会时报上?
那早晚例会不是说只是几位老爷们开,不干他们这些书办事吗?这两银子就能买几百斤石料,大人抬抬手就拨出款子,也值得当堂上报?
俞书办以为大老爷是预先敲打自己,连忙指天誓日地赌咒发愿,保证绝不从中捞油水,求大人定要信任他。
宋府尊正气凛然地说:“本府岂是那等多疑之人?只是初放外任,又没带个师爷相助,什事都要与同僚多商量商量,请
确差不多。宋时心中有成算,便让他寻个有空闲老匠人来,问他平常如何烧制石灰。
无非是在窑内铺上层石料层木炭,烧上七日即成。
公元前2000年左右齐家文化遗址中便发现石灰岩燔烧石灰,《周礼·秋官·司寇》中便有“掌除墙屋,以蜃炭攻之”记载,《周礼·冬官·考工记》中也有“谏帛……*之以蜃”,其中蜃与蜃炭都是指贝壳烧成石灰。石灰不只可以涂墙,便是指在练帛过程中要用蜃壳燔烧石灰水刷在丝帛上,用以漂白和脱去生丝外层胶。
几千年积累下来经验技术,虽然没有现代工艺对原料、温度、时间精确把握,但烧出石灰品质也是足够优良。
他细问备料、铺料、燃料等事,轻轻颔首,指着高大窑室说道:“这白云石烧法也和石灰差不多,不过这是给周王殿下燔烧,必须比寻常烧石灰更精细。石料要洗得干净,捡出大小差不多石块,差得太多不可放在炉烧,窑里温度不可太高更不可太低,火力要稳……”
若石料大小差得太大,炉中过大过小石块在同样火候下煅烧不到位,就容易产生生烧、过烧问题,成为废料。
有废料不可怕,可怕地是它不和水发生反应,会影响到他以后配制水泥、农药时放料比例精确度。
本来就是土法上马,不够精细,这些问题定不能出!
宋时在技术方面是既严于律己要严以待人,拿着修建周王府用料必须精细借口,将轻烧白云几样技术要点灌输给本地管事和替他烧窑几位匠人。
老工匠还没说什,旁听管事和俞书办都抢着答应,窑场管事更是信誓旦旦地担保要让场里所有匠人、力夫都停下手里活计,加紧给周王拣石烧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