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先知道这支烟火没断,孩子往后还是管兄嫂们叫爹娘,管
叫叔叔就行。”
他们第三辈人还不太多,长子又不能过继,若是大哥大嫂不舍得把幼子过继给他,那就过继个侄女——把女儿过继给他,以后就在家招赘女婿过活,还能天天见着父母,省得出门子,往后回娘家都不方便。
这话说得十分动人心。
他大哥大嫂只得两个儿子,也舍不得把娇生惯养小儿子给他,从此只能叫自己伯父、伯母;而二哥家生
女儿,将来嫁
人,天南地北地不知会落到何处,反倒不如在家招赘。虽说招赘
女婿不如嫁人
好,可宋时是百年才得
见
三元及第
名士,做他家独生女,寻
丈夫恐怕也不比他侄女嫁
差到哪里……
宋时已经把心思都交代,两家兄嫂心中也各自做着打算,唯独他们
爹还在数落着儿子,喝骂回荡在堂中,最后还是他们
母亲亲自开口,才将丈夫
气焰压
下去。
“那桓家公子毕竟是大家子弟,见做着高官,又与咱们家有故,咱们时官儿跟人家过着日子呢,也不能说要娶妻生子就去娶。不过过继之事也不急在时,再过两天不就到
休沐日?到时候你带桓凌去庙里问卜,卜卜你们俩到几岁合该有子……到时候若还没有亲生
,再想过继
事吧!”
他娘这意思,是让他们新婚夫妻块儿到庙里求子吗?
无数电视剧经典浪漫场景顿时浮上心头,让他不自觉地低头看
看小腹——照他们俩平常doi
习惯,好像他才是该生
那个……
不不,算,还是他自己去庙里吧。人家周王就是自己到庙里求子
,他不是也不用管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