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不与桓老先生客气,自向桌上取个莲花瓣茶盏,细细测量茶杯壁厚、内径、外径、盏深给他看,坦荡地说:“
只是为
给师兄送这件可用
量具而来,如今东西送到,用法老先生也记下
,
便也不留字纸,老先生总算可以将这尺送往边关
吧?”
他将尺硬塞到桓阁老手中,拱手谢道:“下官这便告退。望阁老大人以师兄功业为重,不可因人废物。”
他说得痛快,走得潇洒,桓阁老想端茶送客都来不及,只得自家捧着那把游标卡尺纠结。
纠结宿,终究还是抵不过想让孙子漂漂亮亮地办好皇差
念头。虽说从前查验军备没有这种合抱双尺也能查得清楚,可有这
件新物件又不碍得什
,顶多叫宋时蹭些功劳……
罢,只叫他蹭这
回功劳。
要面见老太爷,说那是个大爷用着宝贝,请老太爷送给咱们家大爷。”
用得着宝贝?
虽然桓侍郎不大想见宋时,却也知道他常能做出些当世所无好东西。譬如当今指名要
宋氏印书法;譬如民间、朝中乃至后宫中都时兴
羽毛球;再譬如那本《宋状元义婚双鸳侣》……
本唱
两个男人情情爱爱
杂剧,如今竟从瓦舍勾栏传唱到公卿家里去
!他前几天散朝后亲耳听着几个郎署*员说起赵李二人拆散鸳鸯那段唱,竟都将词记得清楚明白、
字不错,可见其流毒之深远!
若有人看破剧中将他孙儿和宋时也写成对,他桓家
面子可往哪里放?
谁叫那不争气孽障先是弹劾
兵部,又去边关查军
他越想越气,最气是生
个不孝
孙子,就和戏里那个背着父母跟李笙君私奔
赵书生
模
样。偏他那好儿子没
,他做祖父
也奈何不得那孽障,反倒叫他拿捏得没办法……
桓侍郎暗自叹息,叫人放宋时进门,亲自到花厅见他。
与他愁闷相比,宋时却是气度翩翩,见面先行
晚辈礼,将手里包裹得严严实实
游标卡尺托出,含笑说道:“晚辈因想着师兄在边塞检查军用器械是否合格,最需要度量精确
尺子。寻常
尺测不精细,这把游标卡尺却是晚辈自制
,外量长宽、内探深度、内径都准,足可以精细到
毫之长。”
他将包袱皮儿解开,露出卡尺在烛光下映出金黄
柔光,照得桓侍郎微微眯眼,问道:“这是什
?
孙儿去边关巡检军备,怎好带这
个金光宝气
东西。”
宋时笑道:“正为桓师兄是钦差,用东西才要显得好些,不然拿
个钦差随身带个黑黝黝
铁尺出入,叫人看见
,当他是朝廷命官耶?是匠人耶?”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