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试之后崔榷跟她提过,明年吏部大计,他考察评语大概只能得个“平常”,得不到“称职”,要留在京里就难有机会升迁。崔榷虽以耕读传家,门庭清贵自诩,可总在这五品郎中
位子上耽搁下去,这辈子就没有上三品
机会
,这时候也难免着急。
而要往上升,凭他宦绩还有所不足,须得走走万首辅或是部院
路子。可这些也都得有足够财物打点——他家在京城
买卖、乡下
田地加起来,每年也只得千把两银子。这些年又要打点上官,又要养
家老小,府里
积蓄也不过
千多两银子,要寻
任好地方
知府外放都不够。
若是崔燮那个书坊还在,或是往万首辅手上送,或是要他送笔银子进京,都能给他们打点个好位子,可他偏偏被人夺
去!
这刻,徐夫人简直恨死崔燮
无能
。偏偏这个对外无
开得轰轰烈烈,倒得无声无息。直到书店真正闭店,顺天府及通州那些书商才匆匆把消息传进京里,那些正月月盼着《六才子批评本三国》出版顾客也才得知此事。
时之间,多少有权有钱
书迷恨不能杀到迁安,绑
崔美人,逼她重新开业。
——就开在京里最好,迁安地方又远又偏僻,还多山路,买书多不方便。
幸好这些书店还进到致荣书坊闭店前留下
存货,虽说价钱涨
许多,但还有书可看,甚至有两册新出
《三国》,读者
心态就稍稍不那
焦燥。再后来又有传言说彩印技术和三国全部雕版、图集都被另
家书局买去,《三国》还会如期出版,普通顾客
心态就更平稳
。
虽有几家客商悔恨当初下手慢,没买到书坊技术,但这情形和最初致荣书坊家手握彩印技术时也差不多。反正彩印技术叫匠人们慢慢儿磨都能琢磨出几分,真正让人求而不得
是那崔美人儿
画技。
那画匠既不能抢回府里关着,那只消画还在,他们赚个倒手
银子也不错。
真正为致荣书坊歇业着急上火
,倒是连那里
本书也没买过
,户部郎中崔家。
崔家外院管事打听得书坊倒,便急可可地跑去后院跟徐夫人
心腹妈妈说
此事。说时眉花眼笑,以为夫人听到崔燮
买卖叫人挤兑黄
,从此倒霉落魄,夫人心里
气儿就能顺
点。
孰料徐夫人气儿比从前更不顺。
这消息若早来几个月,致荣书坊还不那火爆,崔府也不缺迁安那点子小店铺
钱,她大约会在为崔燮重落回
无所有
地步而高兴,可现在不行!
现在时候不对!现在
致荣书坊也不是那个小县城里寂寂无名
书坊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