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老爹这说,沈哲子也感无奈。早先郗鉴之所以久谋外任无果,除
时机不到之外,也不乏各地方镇联合
抵制。京口位置显重,流民众多,此前没有
个强藩坐镇,尚不能发挥其应有
作用。而沈家也是借助东面空虚
时机,才能入主并且稳定住会稽
形势。
但郗鉴离都后,京口能够发挥作用则就大得多,西向拱卫京畿,南下震慑三吴。可想而知,以后沈家必将承受来自京口方面
压力,难再如以往那般超然吴中。
利益核心都在京口。发生如此大变故,哪怕京口有钱凤坐镇,沈哲子也不能完全放心。于是他赶紧结束
会稽之行,也无暇再去舟山,紧急往北而行。
路过余杭时,沈哲子不免与老爹谈起时下淮北动荡与京口
变数。
“刘遐所部虽然悍勇难驯,但彼此之间斗争攻伐,时或有乱,其势难久,更不足撼动江南局势,亦不足为患。”
沈充与刘遐部众不乏深入接触,甚至刘遐部属劣势所在,因而对于淮北
叛乱并不怎
放在心上。
对于老爹判断,沈哲子也是认同。流民帅虽然兵势极强,但缺点则是山头林立,难以统御。时下手握重兵
这些流民帅,大多在北地裹挟坞壁主部曲南来,彼此之间地域、利益都有冲突,难于调和。甚至就在
个山头内部,都有诸多宗族乡人们彼此矛盾深深,各怀怨望。
这样形势,并不能简单粗,bao
归结为国人好内斗这种虚妄之词。越是纷乱年代,个体
存在感就越弱,越需要加入
个组织来求取安全感。
旦有
组织,彼此自然就会有利益
冲突和难于调和
矛盾,并不会因个人
意志而有所转移。
所以哪怕会稽急需大量人口填充,沈哲子也不敢放开限制大量接受难民。难民们之间那些天然宗族乡亲联系,很容易就将流离失所
难民导向为无恶不作
,bao民。这样
个年代,善恶之间本就没有明显
分界。
这也是为什终东晋
朝,流民帅虽然掌握强大力量,但却始终不足成为
股成气候
政治势力。如此复杂
内部形势,根本就酝酿不出来
个成熟
政治诉求和企图,只能辗转在高门之间,作为爪牙受人驱使。
相对于淮北兵乱,沈充更在意则是郗鉴出镇京口之事:“郗公东往,可谓真正能左右时局之布置。荆州、历阳应是多有不适,
家亦要深思日后要如何自处。”
他是深知郗鉴对流民帅能够施加影响之大,早年力劝王敦将郗鉴召入朝中。然而眼下终于困不住此人,
旦其降临京口,可知整个江东
局势都会有所动荡。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