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浩足足比桓温大将近十岁,幼年即有聪慧之名,怎
可能跟在小屁孩后面捡玩具玩?还要不要脸
?
不过想到台上那几人虽然名气不小,但几个人绑起来再乘几倍,对时局
影响和所作出
功业也绝对比不上桓温,可见世事无常。只是不知自己如今进入到这个时代,桓温还有没有机会做出原本所做
功业?最起码,那位兴男公主是没机会再发
当鄙视清谈理论依据,可见他天性就不好此道,如沈哲子
样,附庸风雅而已。
有鄙视清谈
理由,桓温再听台上那些人清谈辩论,便没有
早先那
股痴迷狂热,注意力渐渐转移到台上人
衣着动作上去,偶或因某个人稍显夸张
动作而偶或发笑。
沈哲子见状,便笑问道:“台上那几人,桓兄可都识得?”
这话似是满足到桓温点自尊心,当即便热心
对沈哲子介绍起来:“左边那
个,乃是太原王濛王阿奴,右边那
个则是陈郡殷浩,至于录言那
个,乃是沛国刘惔。沈郎你见这两人辩理激烈,其实往常家父曾言,王濛貌清,刘惔神清,论及清谈,这刘惔反而要胜于座内那两人。”
沈哲子虽然早知台上几人应是不凡,但听桓温介绍,心内还是不禁感慨声,这场清谈还真是所谓
全明星赛,桓温所言这三人,便是日后江南最为清名卓著之人。
太原王濛世家出身,太原王氏时下虽然不如琅琊王氏远甚,但也将要崛起。淝水之战后东晋时局,便围绕太原王氏王濛这
支,还有王述那
支,两支彼此攻伐,可谓
家独大。
沛国刘惔,号称永和风流之宗,乃是东晋中期首屈指
名士。沈哲子依稀记得庾条那
群资友中便有
个沛国刘氏族人,应是这个刘惔
族兄。
至于殷浩则更不得,原本历史上便是桓温
小冤家,隐居十年不出,名望日渐隆厚,随着桓温强势崛起而被引入朝中执政以制衡桓温。
得知竹台上众人身份后,沈哲子再望向桓温眼神便有几分古怪。台上那几人与桓温可算是
代人,年纪轻轻已有令誉,众目睽睽下登台清谈受人瞻仰,可怜这位桓大司马非但没能上台崭露头角,甚至连前排
座席都没分到
个,还要爬到树上去瞻仰同辈人
风采,这
想,还真是蛮可怜
。
沈哲子看看桓温,再看看台上那几人,便不免有些恶趣味想到,日后桓温与这几人产生交集,心内应该不少阴影。历史上论及殷浩,桓温言辞间便颇多不屑,言道与殷浩幼时玩伴,自己丢弃竹马玩具,殷浩还捡起来喜孜孜
玩,大概应是别有意蕴
污蔑之词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