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怿倒不及沈哲子想得深远,闻言后叹息声:“豫州虽然地狭,却是形胜西藩要地。时下风气南北隔阂日深,家兄想要
蹴而就让你父居此重镇,阻力实在太大。而且豫州通衢,四方皆有钳制,士居镇此,难免要屈于时势,
是不大认同家兄此策。”
听到这话,沈哲子才松口气。庾怿倒是没有欺骗他
必要,毕竟以时下形势而言,沈家对他来说乃是比其兄庾亮还要可靠
外援。只要还有分歧,就有挽回
余地。
思忖片刻后
谢氏,便是由此而兴,得列方镇,兄弟相继为豫州刺史数十年。而历史上庾亮也是在苏峻之乱后引咎退出中枢,执掌此地以威逼遥控建康朝廷。
如此战略要地,以当今朝堂形势,显然不能交给沈充个南人掌握。庾亮有此主张,实在有些出人意料。但若结合整个时局来看,其用心可谓恶毒。
流民帅南来平叛,立下大功。朝廷已经任命苏峻为历阳内史,以其部署就地驻扎布防江北,皇帝司马绍要借其势来压制侨姓大族用心极为明显。
庾亮在这样时机下,想要举荐沈充为豫州刺史,作为苏峻名义上
上级,显而易见是让他们彼此制衡内斗,无论胜负如何,都能渔利。沈充就算败亡,但其居官肯定要借庾家之势,日后庾家再入主豫州便顺畅得多。
由这点,沈哲子便看出庾亮行事风格,好于弄险,手段激进直接,不擅迂回,欠于圆润,完全是把老爹当枪来用。
当然居其位便要承其责,老爹要居显位,肯定要应对挑战,但豫州这里地狭民众,缺乏纵深,旦与苏峻发生冲突,必然是短兵相接,
个处置不当,或许就要全面开战。
苏峻所部悍勇不须赘言,否则也不会酿成日后那种大祸。而且苏峻背后尚有江北广袤纵深可供进退斡旋,然而老爹这里则不然,且不说兵员辎重处处受制于人,就连退路都没有个。
庾亮如果真是有心联合,最起码应该给老爹加领个宣城内史,预留退路,否则便是不成功便成仁
背水
战之死局!须知这个老东西坐镇豫州
时候,尽管已经没
苏峻这个肘腋之患,还不止加领宣城内史,尚都督豫州、扬州之江西宣城诸军事,唯恐自己不够安全。
费尽心机,却落得个更凶险
局面,这是沈哲子无法忍受
。尽管他家在此事上是借势庾家,但也是双方受益
互利合作,而且附赠庾怿
个大名望。
现在要搞清楚他们兄弟是否已经达成共识,关起门来家亲,却把老爹丢出去当弃子。沉吟片刻后,沈哲子便开口问道:“世叔对庾公
提议是何看法?”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