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非常尴尬,那几百流民是王渊招去。旦无法开工,肯定要选择离开,除非王渊让他们带薪休假。
王渊立即写信给天津那边,让他们高价收购棉纱,而且要写好合同,中途反悔必须支付十倍违约金——翰林院侍读学士不怕打官司。
既然棉花不足,那就收购棉纱,改为生产棉布呗,王渊打算研制新型织布机。
生产效率十倍提升那种!
被诸多因素搞,明年棉花种植面积必定扩大。正常情况下,棉花供过于求,明年棉价就会下跌,棉农受损又减小种植面积,每年都如此循环往复。
难以推辞,于是就此寄住下来,等找到合适房源再搬出去。
在京城连番遭受冷遇严嵩,受到王渊如此厚待,心里感激不言而喻,甚至主动帮忙编校《物理学报》文稿。
环境很容易影响人,身边全在研究数学和物理,严嵩也被带起好奇心,有空闲便抱着《数学》、《几何》和《物理》啃读。
数日之后,严嵩等来复官文书。
不但官复原职,而且被授予散阶“承事郎”,这是对其为母守孝表彰。
但有超级织布机,再多棉花、棉纱都能吃进去,只看市场能否消化而已。
若国内市场不足以支撑,王渊就会考虑海贸。
管他开不开海,先卖出去再说!
严嵩也没别表示,只端正无比,朝王渊深深揖。
这位愣头青,明显成王渊死忠,跟在王渊屁股后面摇旗呐喊那种。
与此同时,王渊收到天津来信。
棉纺作坊已经收到第批棉花,正在开始生产棉纱。只不过,由于连续两年遭受兵灾,今年棉花价格很高,而且各地商人争抢激烈,即便提前订货都被人高价抢走无数。
照此情形,几百架五锭纺车同时运转,顶多两个月就要把原料用尽,剩下时间只能无限期停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