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渊笑道:“在看来,心外无物,是心不为外物所羁。们研究物理也要秉承‘心外无物’思想,不能被任何既定思维、日常现象所迷惑。比如月亮,看似是个圆润皎洁之物,用望远镜则看到月亮表面坑坑洼洼。月亮是物,月亮表面坑洼是理,们应该用过正确方法,抛开既定观念,正确认识属于月亮理。”
王大爷若是知道自己“心外无物”被如此曲解,怕不要提刀追杀王渊几条街。
箫鸣凤刚拜师时间不久,还没学到王门心学精髓,居然被王渊说得哑口无言,完全不知该如何反驳。
陕西籍监生刘储秀站起来,抱拳行礼道:“王学士,你之言格物,只是格死物。而朱子所言格物,还有活物,还有仁义礼智孝之类美德。你刚才所言格物致知,未免太偏颇狭窄。”
诸生听,都觉有理,等着听王渊如何解释。
面目,让自己渐渐趋近于圣人。
问题是如何锻炼?
用君子品德来严格要求自己,便能通晓天下至理?打坐修心,就能格物致知?
只要脑子没有读书读傻,就知道这是有问题。
于是,王阳明就说,心外无物,心便是理。每个人生来俱备良知,只不过良知被蒙蔽,若能找回自己良知,便能正确认识天下事务,从而达到圣人境界。
王渊怎会留下如此大漏洞,他笑着说:“儒家八目,是循序渐进。格物、致知乃是基础,之后还有诚意、正心、修身,你所言活物和美德,都是格物致知之后事情。”
刘储秀又问:“王学士做抛物试验是格物,难道抛物能得出孝敬父母这样天理?”
王渊笑着说:“这位朋友,推荐你去听阳明先生讲学。阳明先生认为,孝顺父母既是天理,也是良知,根本不用学
这似乎跟朱熹大同小异,但王阳明又说,必须知行合。知而不行是假知道,行而不知是假德行,知与行是互相促进。如此就补足漏洞,至少能让士子们有个方向,不像程朱理学连方向都不给。
湛若水白沙心学,虽然也是从“心”出发,但却认为心外有物,而且必须随处体认天理,用格物来认识天理,用仁(类似良知)来达到这切。
王渊更简单直接,不要问啥是格物,问就是做物理实验!
三十多个学生听得如痴如醉,豁然开朗,有几个当场就站起来给王渊恭敬作揖。
王阳明刚收弟子箫鸣凤,则不由皱眉道:“王学士,先生说‘心外无物’。你也是先生弟子,为何你心外全是物?照你这个说法,倒更像是白沙心学,而非先生王门心学。”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